分享

淳安文昌何氏宗祠游记

 流星雨刘鑫 2023-04-12 发布于浙江

 淳安文昌何氏宗祠游记

                             刘鑫

2023330日,我们来到杭州市临安区潜川镇牧亭村,祭拜了牧亭侯何腾公之后,来到淳安县文昌镇潭头村千湖伴饭店何宇来处吃饭,那时已经是下午1时整了。

吃过饭,我们便驱车来到离潭头村只有9华里的文昌村何氏宗祠。

来到文昌何氏宗祠前,有一座仿古的青石四柱五楼牌坊,正面写有“状元坊”三字,后面写有“探花故里”四字。

走过状元坊,在高铁高架桥的下面是一座古朴的徽派建筑,大门匾额为1916年何应钦手书的何氏宗祠在大门上方悬挂着“东晋世家”的匾额。在何氏宗祠的大门两边的墙上各写有“忠”、“孝”两字。

跨过高高的木门槛,走进大门,只见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气派雄伟,十分壮观。

走过第一进,中间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天井,四水归堂,面积较大。天井两边的厢房的栅栏板上书有:“千秋古祠相朝祭典,万年香火代代传承”的楹联。且有楼。

中进比较宽阔,气势较大。正中的梁上悬挂着“彝伦堂”的堂匾。“彝伦”是“伦常”意思。另一梁上悬挂着直匾,从右到左分别为:“监察御史”、“惠济显聪侯”、“宣威孚惠王”、“世袭牧亭侯”、“昭利灵顺侯”、“宋朝国戚”、“状元及第”7块匾额。柱子上书有:“子拜丹墀亲未老,叔登金榜侄同年”的楹联。

中进两边也悬挂着许多横匾。有“代有迈迹”、“学瞻本优、忠贞亮节”、“辅国忠妇”、“翰林院士”、“江西参政”、“一乡善士”、“养民为鱼务,备粮助赈济”、“永赖同思”、“翰林飘香、胸罗万象”的匾额。

祠堂为三进,后进需要上许多台阶,是之后建造的,因而柱子较细,开间较窄。有7间。

宗祠所在地方,就是当年何梦桂研究《易经》著书立说之处。何梦桂,字岩叟,幼颖悟,中探花之后,累官台州军判官、太学录迁博士、监察御史、太府卿。南宋灭亡后,元初御史程文海曾向当时政府大力举荐何梦桂,元朝政府遂任命其为江西儒学提举。然而,何梦桂以自己身体有病为由推辞,隐居于家乡。明代徐象梅《两浙名贤录》(清光绪刻本)卷一·儒硕··太府卿何岩叟梦桂条,云:筑室小有源,不复与世接。著书自娱,有《易衍》《大学说》《中庸致用》等书,而于易尤精,解释图象、发挥奥妙,有先儒所未言者,学者因其自号,称为潜斋先生

公元1264年,南宋第六位皇帝——史称宋度宗的赵禥登基,翌年,改年号为咸淳。就在这一年,来自淳安的两位举人,进入了当年的进士榜单。尤其令人羡慕与赞叹的,乃此二人还是叔侄。叔为何梦桂,侄为何景文。叔侄还是同学,受学于淳安一位叫夏讷斋的先生。夏讷斋是位十分了不起的教师,若放在今天,一定会被大书特书,可历史上对于这位先生,却几乎找不到记载。夏讷斋执教的地方,叫石峡书院,他的学生中,除了何氏叔侄,还有在他们之前分别中了状元的方逢辰和中了榜眼的黄蜕。因此,了解到这一情况的宋度宗,写了一幅对联以示嘉奖,联曰: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上半联指的是何氏叔侄同登进士榜,同科进士及第,因此又云:子拜丹墀亲未老,叔登金榜侄同年。后半联所指则是,先后从石峡书院走出,脱颖于当时之世的状元方逢辰、榜眼黄蜕、探花何梦桂

何氏宗祠所在的地方,是淳安县的文昌镇。这个镇,是淳安的东大门,05省道穿境而过,是高铁和高速公路修建之前,淳安到杭州的主干道。文昌建村始于东晋时期,已有1700多年历史。据《何氏家乘》载:何腾出守武陵迁居於潜,为过江何氏之祖。其孙瑛公调守睦州,遂居分水楮树村,是为分水何氏始祖。其子文建仕晋为吏部侍郎,公元307从分水楮村过塔岭而至淳安舒村(后易名富昌),见其地山水环秀,遂定居于此, 故文建公(俗称何大王)是为迁淳何氏始祖,至今已繁衍60多代

据说,文昌镇以前并不叫文昌镇,而叫富昌镇,因何梦桂叔侄同登进士,皇帝赵禥赐名改为文昌镇。

文昌原名富昌,别名十五都何家何梦桂登探花郎,侄子何景文登同榜进士。宋度宗皇帝御赐联: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上联指何氏叔侄同登进士榜,同科进士及第;下联指淳安当时的状元方逢辰、榜眼黄蜕、探花何梦桂,均就读于石峡书院。遂富昌为文昌,寓义文人辈出,氏族繁昌

在何氏宗祠正对大门的墙上刻有《何氏家范十则》,内容为:

何氏家范十则

孝父母

父母之恩,如天高地厚,最难图报。吾族为子者,只是尽其心力所当为,如饮食衣服之类,虽是孝之疏节,宜极力营办,以奉养父母。纵使家贫,当以色养,不可便生怨怼。冬温夏清,昏定晨省,礼不可缺。不幸父母有过,必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委曲婉转,以待其听。或遇疾病,必奉侍汤药,不离左右。

友兄弟

吾族为弟兄者,须同居共爨,相爱相友。或不得已而至于析居,亦宜有无相济、疾病相扶、患难相恤,方是能体父母之心。

谨夫妇

夫义妇从,礼所定制。吾族为夫者,须正纲纪,慎威仪,为一家之则。令其妇主中馈,奉舅姑,勤纺织。

叙长幼

吾族为子弟者,须尽尊卑长少之分。如侍长者之侧,命之坐方坐,有问则起而对;侍食于长者,长者未举,少者不敢食;从长者于外,必须随行,不得并肩而走;至如出恶言以相骂,逞血气以相殴,则为以少犯上,渐不可长,切不可为。

敦善行

人家世世积善,可保子孙蕃衍,福泽灵长。作善降祥,天道然也。吾族人须体此意,毋以尊凌卑,毋以强凌弱,毋以众暴寡。无论宗党姻友,当以厚道自处,即乡里,必须和睦。若倚门户欺压贫寒,恃豪横凌轹柔懦,放六畜作践人田苗,拖钱粮负陷人赔纳,并占人疆界,吞人产业,谋人子女,此皆心术不端,最伤天理,贻害子孙,切不可为。

训读书

人家子弟以读书为先,而读书以勤苦为本。吾族为父兄者,须延师取友,教子弟以诗书,令其晓通文义,不令放纵偷安。上可以立身扬名,次可以登科入仕,下亦可以支持门户。若不教读书,惟营末利,甚至子弟目不知书,纵富必为愚痴顽蠢之夫,贫则甘为人下而不辞矣。戒之!戒之!

奖行谊

孝弟为百行之原。吾族为人子为人弟者,家庭间若能尽事亲、事长之道,有善可称。春秋二祭,宜赐胙奖之,使人有所观感而兴起为善。若不孝不弟之人,当共黜之。

崇节俭

人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能节俭,则必勤劳,劳则逸欲之心不生,而可以保身持家;若不节俭,必至于侈衣食,崇宫室,好珍宝奇怪之物,习狎小人,嫖饮赌博,鲜有不至于破家荡产者。凡我子孙务习勤劳,服食居处,崇尚俭朴,一应奢侈嫖赌之事切不可为。

安生理

四民之中,惟士称首,次则为农。如不能力行,则宜以务农为本。业农者必须勤苦力耕,勿失其时,庶衣食有资,而俯仰可无累。又次则为工,要精巧。又次为商,要公平。四民外,惟医卜近儒术,若俳优、僧道、兴贩、私宰之类,皆非正经生理,切勿为之。

重茔祭

祭田所以供先人之祀事,树木所以为先茔之荣卫,关系最重。如卖祭田,则祭祀废,而祖宗何所血食?砍树木,则护卫失,而先灵何以能安?子孙有此,即为大不孝,切不可为。至于祭田、租税、祭祀外有馀,则用以修理;修理外有馀,则用以助贫。管者须得其人,不可侵渔,致相争竞。

在文昌,山道蜿蜒,省道开阔,铁道穿山,这不仅是文昌,更是淳安县历时性发展在当下的一种共时性呈现。

交通的发达,不仅能够带动一个地方的发展,同时也会极大地方便乡音、乡艺的传播,鼓舞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们返乡寻祖的热情。可以预见,当杭黄高铁建成之后,到千岛湖的人会成倍地增长。文昌镇的未来,也将迎来质的飞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