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趣的人生,从接受不同开始

 新用户86028838 2024-05-27 发布于内蒙古
阙里文道
阙里文道
2019-08-26 17:38

文/孔子研究院:杨富荣

年轻的女孩向法师倾诉:找个与自己同频的男朋友真难啊!法师微微一笑说:为什么要找一个和你同频的人呢?这个想法本身就有问题。找对象就是要找一个和自己不同频的人,因为世界上和你同频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

是否听懂了法师的话?这个世界上和自己同频的人只有自己。生活的现状恰恰就是,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和自己以外的人在一起,于是如何能够让自己和他人和谐共处,是摆在每个人面前、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人生课题。其实答案很简单:有趣的人生,从接受不同开始。

有趣的人生,从接受不同开始

《论语·子路》篇中就记载了孔子关于同和不同的态度: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能够和周边的人和谐相处,但不盲目附和,不同流合污;小人盲目附和、求同,而不能和身边的人保持和谐的关系。君子之所以可以“和而不同”,包容他人并有自己的立场,一方面是因为君子有仁爱之心,可以与人为善、接受不同;另一方面君子内心有符合道义的价值判断,拥有独立判断的能力。

而小人呢?之所以“同而不和”,是因为小人目光短浅、做事没有恒心,常常以眼前的利益为行动的出发点,而表面的“同” 却因为自己内心的不坚定而很容易就不“和”。

为什么我们要接受不同?因为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而存在的。《道德经》中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是这个世界客观的呈现,不以你我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想和世界共舞,必须踏上节拍,跟上步子,接受不同。

有趣的人生,从接受不同开始

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中有这样一段:女王维多利亚刚入宫时,有很多的政治斗争,连她身边用哪一个人当她的侍女,都涉及政治问题。后来她结婚以后,她先生就跟她说,你不喜欢这个人,他的观点跟你不一样,就把他赶出宫,不要把他留在身边。维多利亚女王却说:如果从一开始就只是想留和我观点一样、想法一样的人,恐怕现在就只能剩下你我两人了,恐怕我们两个的观点也不一样,最后可能就只会剩下我一个孤家寡人。所以,能够接受不同,是一个人成熟和超越自我的表现,

那接着,我们就要问:如何接受不同?是不是接受了不同,就意味着我们就要变成人们口中的那种别人都说好的“老好人”呢?其实不仅我们有这样的疑问,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也有同样的疑惑。听子贡与孔子的对话: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子贡问老师:“一个人周围的人都喜欢他,那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能确定。”子贡又问:“一个人周围的人都讨厌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还是说:“不能确定。”

有趣的人生,从接受不同开始

咋一听,好像人人都喜欢的人,应该是好人;人人都讨厌的人,应该不是好人,可是孔子的回答都是不能确定,这就值得深思了。到底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孔子给出答案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原来好真正的好人的标准应该是好人都喜欢他,坏人都讨厌他。

在这里,孔子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是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本身为标准。周围的人都喜欢他,可能因为他是一个“老好人”(伪善的人),但不一定是好人;周围的人都厌恶他,可能因为他是一个特立独行有主见的人,但不一定是坏人。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所以,接受不同的前提是自己的内心有善恶判断的标准,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做没有主见的“老好人”。因此,接受不同首先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有趣的人生,从接受不同开始

其次,接受不同还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君子之所以可以团结周围的人并与之和谐相处,是因为君子有仁爱之心、有容人之量。英国有一句谚语说得形象:“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阿拉伯人说得更是风趣:“月亮的脸上也是有雀斑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有缺点,君子的修养就表现在可以包容他人、手牵手向前走。

世界因不同而丰富多彩,君子因能容人而成为社会的引领者。所以有趣的人生需要接受不同,你愿意来挑战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