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间觉得自己的脸颊发热,仿佛所有人都在盯着你看?这种感觉,其实就是“赧”字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汉字——“赧”。
一、“赧”字怎么读?
它的正确读音是【nǎn】,和“喃”字有着相同的音韵。属于左右结构,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害羞的人,左右为难。
二、“赧”字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赧”字描述的就是因为羞愧或尴尬而导致的脸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境,比如不小心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或是被别人夸奖时感到不自在。这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赧然”,即面红耳赤、尴尬不已。
除了“赧然”之外,“赧”字还可以组成很多有趣的词语,比如“赧愧”、“赧颜”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因为某种羞耻感而感到内心不安或面部发红的情绪。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赧”字在古文献中的引用
柳宗元的《乞巧文》中就有“大赧而归,填恨低首”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因羞愧而归的心境。刘义庆的《幽明录》则用“鬼即赧愧而退”来形容鬼魂因羞愧而退缩的情景。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赧”字在古代文学中表达羞愧、谦逊的情绪。
四、“羞赧”是什么意思?
“羞赧”是一个由“羞”和“赧”组成的词,强调了因羞耻或尴尬而感到脸红的心理状态。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提到:“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极度羞涩、尴尬或有失体面的情况下的反应。
五、“赧”姓的介绍
虽然这个姓氏并不常见,但它却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据《姓氏考略》记载,“赧”姓出自姬姓,是周赧王的后代。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赧”姓通“郝”姓,起源于商朝的一个传奇故事。
六、“赧王台”的传说
相传,周赧王是周朝的一位皇帝,但他在位期间并不擅长治理国家。后来,他因为一场大洪水和一系列误会而被迫逃离都城,最后来到了一个地方,那里后来就被称作“赧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