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种最基础的山水画笔法

 明志如水 2024-06-04 发布于陕西

毛笔的顶点称为锋,由于执笔方式不同,形成中锋、侧锋和逆锋三种最基本的用笔方法。


什么是中锋用笔法?

中锋,不论是卧笔、竖笔、拖笔,只要运笔转换时保持笔锋居中不偏,称之为中锋用笔。↓↓↓

图片


什么是侧锋用笔?

侧锋,把笔微微侧倒,使笔锋居于一面之一侧,称为侧锋用笔。侧锋有快慢轻重,有直笔顿挫,有转笔勾勒,因此比中锋更多枯湿浓淡的变化,尤其出现线条飞白,富有韵味。从例图可以看到不同的侧锋线条形态,线条的宽窄由侧锋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图片


什么是逆锋与拖笔用笔法?

逆锋,把笔侧倒,使笔锋抵住纸逆向画法,称为逆锋用笔。拖笔,把笔侧倒,使笔锋顺势拖画,称为拖笔。在熟练运用以上这几种笔法的基础上,把拖笔的方式,自然灵活地与基本笔法融合在一起,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这种拖笔法是指将笔倾斜,先以笔锋居中,慢慢画去,或用笔轻轻慢慢地拖,可以由上到下,也可以从左到右,非常灵活,非常松动。这样就可以画出厚重又松动空灵的线条,同时可灵活地把笔侧倒转动,通过提按来显现非常丰富的笔形和线条。

基本笔法离不开以上几种常见的方法,但需要活用。

中锋稳重厚实,侧锋松动多变,逆锋强劲有力。各种用笔方法都有其长处,我们不能偏于一法,而要灵活运用三种基本笔法。通常以中锋笔法为主,辅以侧锋逆锋,运笔流畅,中侧锋并用,会使画面呈现出捉摸不定又和谐统一的奇妙境界。↓↓↓

图片

图片

如何理解用笔之功夫

毛笔有健柔毫之分,画山水常用健毫,偶用柔毫。用笔能做到:1.尖笔藏锋不尖。2.枯笔带毛不干。3.湿笔能出飞白。4.中锋线条圆润。5.中锋、侧锋转换自如。如此,方见功力。↓↓↓

图片


笔法有哪几个基本特点?

用笔时手腕放松,运笔不必紧张,柔中带刚,手指要灵活,方能达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的境地。基本特点,俗称笔性,有以下四点:1.挺拔:用笔挺直不颤,如画竹竿。2.灵秀:用笔秃出不尖,如画草、竹叶。3.松稳:用笔松动不轻浮。4.厚重:用笔稳重而不腻。↓↓↓

图片


用笔和大忌是什么?

用笔以下几点为大忌:1.油滑:用笔过快而浮躁。2.尖细:用笔尖画线漂浮无力。3.轻薄:用笔不称,墨浮于纸。4.滞腻:用笔不畅而墨不干净。5.枯黑:用笔迟缓欠水。6.僵硬:用笔迟疑不决而致线条不畅。↓↓↓

图片


何谓笔势?

笔势是指用笔的一种气势,是指用笔过程中执笔者的气度和用笔的提按、顿挫、缓疾等变化。笔势往往体现了执笔者的个性,因此笔势亦可称为笔性。一般分为刚柔两派,刚为北宗,柔为南宗,画山石与画树木,要保持一致。

不管何种笔性都要符合厚重、灵秀洒脱与含蓄等基本要求。因此用笔的轻重缓疾、提按顿挫以及中侧锋的灵活运用,都成为决定笔性优劣的关键。
可以把笔势或笔性分为刚和柔两大类。↓↓↓

图片


北宗派,用笔刚健洒脱,勾勒方折有力,以斧劈皴为主,画松林灵秀挺拔,气氛萧瑟,意境深远。↓↓↓

图片


南宗派,用笔柔中,山石与树木相一致,披麻折带皴兼用,气氛舒畅优雅。↓↓↓

图片


什么是流畅、清秀、浑厚?

用笔细腻入微,设色清雅,烘染周到。往往是南宗画法取胜。宋郭熙、元王蒙的作品具有代表性。↓↓↓

图片


什么是奔放、洒脱、挺拔?

用笔爽快,水墨淋漓,往往是北宗画法取胜。宋夏圭、马远的作品具有代表性。↓↓↓

图片

什么是厚重、坚实、方正?
用笔缓慢简约,中锋圆线,枯而滋润,工整不板。宋范宽、巨然和明沈周的作品具有代表性。↓↓↓

图片

什么是含蓄、稳健、空灵?
用笔枯湿兼用,皴擦飞白灵动,多变有致。清石涛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

图片


笔势或笔性大体分为以上四种,但笔性的好坏并不拘泥于此,不能以这四种不同的特点来区分笔性之高低优劣,可根据个人的性格去理解与接受前人的笔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