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完张潇雨近几年微博,我整理了这70多条干货(下)

 等下一个天亮x4 2024-06-08 发布于山西
△一起读书,觉醒,成长,然后在40岁退休吧△
图片


你好哇, 我是小翼。

我最近一直在看《得意忘形》的主播,张潇雨近几年的文字,有非常多启发和触动,精选一些和大家分享。

内容比较长,所以分上下两期。

上期内容见:读完张潇雨近几年微博,我整理了这70多条干货(上)

那么,我们继续吧:


图片

关于人际交往

1. 几乎所有好的转变的开始都来自于一个行动:离开糟糕的人际关系。

2. 最近我在练习更加直接地和别人表达好感和善意。很多时候真诚地说一句「今天见到你好开心啊」或者「虽然刚认识但是我们应该找时间多一起玩」就是最合适最美好的表达了。

现代人的确爱含混不清地发射各种模糊信号,在不跨越太多边界的情况下,简单直接一点,诚实地说出心中所想,不去忧虑对方是否可以对等地回应,会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真挚友谊。

3. 我对你的看法说明不了你是谁,而只说明了我是谁。

4. 自卑是:我这么对你,是因为我想你也这么对我。否则我会觉得很受伤害。自爱是:我这么对你,是因为我想这么对你,以及你也值得被这么对待。

5. 这是霸猫老师的那个比喻:亲密关系不是我饿了,希望有人给我做顿好吃的;

而是我有一桌子好菜,自己吃着很开心,但是有个人来一起吃就更开心了,那么我就高高兴兴地添一双筷子。

6. 当他人对你产生期望而你没有达到的时候,是他们预测失败了,而不是你执行失败了。

7. 这几年我会学着做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在意的关系,创造一些深刻沟通的机会。比如我现在很喜欢的一种旅游方式,就是找一两个好朋友,飞到一个城市,一起在酒店里待两三天,除了吃饭睡觉和运动时间以外,其他什么也不干,就聊天。

甚至有时候如果没这个时间,我会和朋友说那不如先不见了,我们可以等一个更好的时机。

8. 如果想维护一个长期的比较好的伴侣或者朋友关系,那么赞赏与给对方提意见的比率最好在 4:1 -- 5:1 左右。

这里面有两个小事:一是比率不能太低,如果 1:1 可能就...药丸;

二是那个「1」也不可或缺,只一味地赞同对方,关系慢慢就会变得虚伪;该批评的时候批评,帮助对方不断变好也是很重要的。


图片

关于工作
1. 世界上不想上班的人非常多,但不爱工作的人极其少。
2. 想象一下自己 5-8 年以后的主业会是什么,不准确也没关系,但现在先以一个小 10-100 倍规模的方式用业余时间做起来。
3. 我现在工作层面所有(非日常)大决策的底层逻辑都是:这件事如果失败了我会有 10% 的进步,但是万一成功了应该会带来 10 倍的回报。
4. 人啊,兜兜转转,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最擅长、最喜欢、最没有内心摩擦阻力的事情上来。当然,之前所有那些不甘心的探索也都是必需的功课
5. 大四面临毕业就业。请问有什么忠告或者建议吗?以你能想象的各种方式,和最好最好最好的人和事在一起。
6. 这世界上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要听他们的话,他们的人生非常可怜。只去找最好的人学,我说的是 the best of the best,找不到生活中的人就看最好的书,坚持下去。别浪费时间了,做自己吧。
7. 持续学习与努力工作,有一天你就可能来到这么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当你发现对方什么都不懂还非要胡扯的时候,你是可以选择站起来直接就走的。
8. 如果你做的东西远好于竞争对手,那么他们做的每件事都是在帮你培养用户。
9. 想了想这些年来我做过的最浪费时间的事:

1)开一个不需要发言的会;

2)非要看完一本不值得的书;

3)持续犹豫去玩还是把一件小事做了;

4)不敢离开一个给自己带来痛苦的工作;

5)一直等人回我的微信;

6)强行熬夜导致第二天精神不佳;

7)试图改变别人的想法;

8)在一段关系里为了避免冲突而不去直接解决问题;

9)期待别人给我答案而不是自己去做调研;

10)以消耗自己的代价取悦他人;

11)为一个很难计划清楚的目标准备过久;

12)制造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图片

关于花钱

1. 如果真的想要一个东西,就不要为了节省成本选择它的某种低配版或者替代品。好东西的价值几乎总是被低估的,而看起来七八十分好像也说得过去的东西其实价值为零。

2. 最近各种花钱的一个感想:最贵和最便宜的东西,往往定价都是比较公允的,并且可供选择的数量往往也不多,所以其实很难被「坑」到。

3. 最近使用的一个购物方法:在买东西之前问自己,如果现在可以免费获得这个东西,或者可以获得同等价值的现金,我会更想要哪个。只有当答案是前者的时候才考虑把东西买下来。

4. 每次去香港穿梭在巨大的商场里都是很开心的,因为你一下就能意识到,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东西自己都不需要。

图片
关于健康

1. 和很多东西不同,身体是一个你花时间照顾它它就会变好的东西。

2. 如果你的年龄在 25 岁以上,那么根据我这一两年(非专业)的研究,你的父母或者上一辈的家人已经有不小的概率出现癌前病变甚至是早期癌症了。

带他们去做个全面的体检吧。最好是专业的早癌筛查。最重要的是,把这件事置于最高优先级上,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来逃避问题或者蒙混过关。人生完全不可逆的巨大风险就那么几种,不要做出让自己余生都会后悔的选择。


图片

关于创作

1. 这几年愈发感觉到,作品是我们和世界连接的方式,希望大家新一年都可以创造点什么,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东西。

2. 当你进行各种各样的创作的时候,比如坚持写微博、坚持拍好的照片、坚持录播客、坚持让一些人持续的听到你的想法和声音......都是在给自己增加一种「意外好事发生」的概率。

当你的作品被传播出去了,可能就会碰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甚至某一天被某个重要的人听到,而他们就有可能给你带来新的视野、新的感受、新的机会,也许机缘巧合你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3. 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也都应该去找到自己的那个小小领域,做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做的作品。而更有意思的是,当你不去追求太多结果,只是享受这个过程的时候,生活就会奖励你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了。

4. 一种做作品的核心方法是制造难忘的情感体验。也就是不管文字、视觉、声音、音乐、故事、角色、场景......所有的一切都服务于这个终极目标,其他都退居其次。

5. 只要你持续保持创造,迟早都会迎来那个意识到「原来自己此前的所有经历,都是为了这个作品」的时刻。

6. 长期来看,在一个领域内保持稳定、持续的输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每次都意图获取远超平均值的发挥。

7.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把自己做的东西弄到最完美才愿意拿出来,不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太高了,而是因为自尊心太低了。

8. 写不出稿来的时候一般怎么办?我一般的方法是读读读、看看看,素材都熟了以后,我就出去买个咖啡遛个弯,在心里像讲故事一样讲一讲,

想象一下李安想拍这个电影,找你聊聊故事梗概,你们俩在马路上遛弯,你怎么给他讲,不用太添油加醋,但是该讲的都讲出来,理顺,让他觉得东西能拍,回来一写就差不多了。

9. 你要想跑步得第一名你就自创一条赛道,那你就是第一名了。

10. 创作为什么伟大?一个原因是一旦你创作出了伟大的角色、故事、作品或者世界,你就不用担心任何技术变革了,因为所有技术变革都会来主动找你。

比如我要写出了哈利·波特,或者搞出了一屋子宝可梦,我就不用学什么劳什子 Web 3.0、NFT 和元宇宙了,因为世界上最懂的人都会踏破门槛地来帮助我理解这玩意儿是啥,还是免费的那种。

简言之,不管技术怎么迭代,故事(以及故事蕴含的情感)是永恒的。未来的世界——至少在人与机器彻底结合之前——属于 storytellers。

11. 我们正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懂内容的创作者无比友好的大时代。

12. Creator Economy 会是个非常非常巨大的市场,在不远的未来,影响力的资产化与金融化会比现在便捷与高效百倍千倍。

如果你喜欢创造,但又不喜欢上班,就真的不妨从现在开始学习和关注相关的领域。持续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有一天你就会突然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了。

13. 朋友:写作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双击打开 Wor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