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达尔光的拍摄技巧

 [南国风] 2024-06-15
图片
(一)光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
光的反射: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光的折射:折射是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白光,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可一旦它进入残存空中的小雨滴,便会产生折射。由于七种颜色的波长不同,它们偏向角度也会不同,所以太阳光会分成七种单色光,进行排列后,便形成了彩虹。
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光将偏离直线传播的路径而绕到障碍物后面传播的现象。
光的散射:指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一部分光偏离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七种单色光中,蓝光波长短、易散射、穿透弱,红光波长长、难散射、穿透强,所以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远处的红光一定比蓝光看得清楚。
此外,天空为什么是蓝色?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散射光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短,反射越强,所以紫色和蓝色反射最强,而太阳七色光的组成成分中,蓝色比较多,紫色比较少;二是大气层中有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紫色光线;三是人的感官系统对蓝光比对紫光敏感。
(二)丁达尔效应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
图片
丁达尔效应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云,雾,烟尘等),从垂直入射光的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在丁达尔效应出现的时候,光就有了形状。”在清晨茂密的树林中,经常可以看到枝叶间隙中透出一束束光柱,这便是森林中的丁达尔现象。摄影界也叫它“耶稣光”,一般出现在清晨、日落时分或者雨后云层较多的时候,大气中有雾气或灰尘,刚好太阳投射在上面,被分割成一条条,有时一大片,显得特别壮观。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丁达尔光并不稀奇,很容易就能偶遇它,但它出现的时间往往比较短,有时就是一瞬间的事,所以想要拍好它,还是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摄影技巧。
(三)丁达尔光的六个拍摄技巧
1.拍摄时机:通常出现在清晨、日落时分或者雨转晴阳光透出云层时。比如清晨的小树林,这时空气中弥漫着水气,还有充足的阳光,它们会加强丁达尔光从缝隙透出的光束感。
2.构图公式:丁达尔光=强点光源+狭缝射入+有雾气或浮尘+暗色背景。
拍摄丁达尔光,除了光线穿过的介质(云,雾,烟尘等)很重要外,光源也很重要。在户外拍摄的时候,我们的光源一般是太阳,构图的时候,注意三点,一是尽可能人为地创造点状光源;二是选择合适的遮挡物,由于手机感光元件的特性,物体间反差越大,在传感器上越容易留下光线的痕迹;三是尽可能使光线和背景形成高反差,突出光线的线条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树林有别于一般的风光摄影,它可以从日出开始一直拍摄到接近中午。利用树林的缝隙来人为地创造出点状光源,这样丁达尔效应更明显,构图上也有侧重点。在太阳刚升起时,丁达尔光角度较低,这时候适合正逆光进行拍摄,可以让太阳被树干或者树叶遮挡,进行拍摄,这时候的丁达尔光会具有一种日出温暖的颜色,光线质地非常柔和。太阳逐渐升高之后,光线质地会更生硬,所以在这个时间段拍摄的丁达尔光更适合用侧光或者侧逆光进行拍摄,这样会消除一些不自然的衍射现象,同时可以更容易控制曝光。
3.推荐使用点测光,以亮部测光为准。将手机的对焦点与测光点,设置在高光区域或是带有光束的区域,这样手机就会自动降低暗部及中灰区域亮度,这样能让我们拍出光束轮廓明显、明暗对比强烈的丁达尔光。如果对亮部点测光导致暗部死黑,可以适当提高曝光补偿做弥补。
4.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使用小光圈。
5.建议拍摄RAW格式,如果不满意可以通过后期对高光和阴影做进一步调整。
RAW格式和JPG格式是两种常见的数字图像文件格式,RAW格式是一种无损的原始图像格式,而JPG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我们从相机上导出的JPG文件,是相机对RAW数据做了“后期”处理,并压缩后得到的“图像”文件。RAW文件都是未经过处理从数码相机传感器上导出的原始信息,RAW文件通过后期处理,摄影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
RAW格式的文件,我们一般可以使用xnview、acdsee等专业的图片查看器进行浏览,编辑的话可以使用photoshop
6.利用色温。清晨时,将相机色温调至4000K,拍出通透的丁达尔光;黄昏时,将相机色温提高至6000K,拍出温暖的丁达尔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