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于大夫。之前我给大家分享过很多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方子,其中最有效的是张仲景在东汉时期创立的一个经典方剂——旋覆代赭汤。今天,我想简单地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方子。 曾经有一位患者,他患反流性食管炎已经两年了,同时还伴有巴雷特食管。我们都知道,巴雷特食管是食管的癌前病变,如果不加以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发展成食管癌。对于巴雷特食管,西医并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手段,所以我们选择了调理脾胃气机的升降功能。 我们通过中药的调理,让胃气能够很好地通降,同时改善胃和食管的内环境,使气血、痰湿等达到平衡状态,气机升降有序。这样,巴雷特食管就有可能逐渐转化为正常细胞。当然,这需要时间,而且因人而异。但这也告诉我们,中药在调理反流性食管炎和巴雷特食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旋覆代赭汤的配伍很有讲究,其中旋覆花和代赭石的比例非常重要。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当旋覆花为 15 克,代赭石为 5 克时,调理胃气通降的效果最好。 以前我们也曾将代赭石的用量增加到 10 克、20 克甚至 30 克,但我们发现代赭石是一种重镇降逆的药物,用量过大时,其药力会直达下焦。对于肠胃不好、容易腹泻的患者,服用二三十克代赭石后可能会很快出现腹泻症状。因此,如果治疗上焦的食道疾病,旋覆花和代赭石的比例应为 15:5,这样疗效会更好。 此外,方中的半夏和生姜组成了小半夏汤,具有降逆止呕的作用。同时,我们之前也讲过,脾胃的气机是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根本原因是胃虚气逆,导致胃酸反流、嗳气等症状。因此,我们需要调节脾胃的气机,使胃气能够正常通降。旋覆代赭汤就是一个很好的调节胃虚气逆、嗳气不除的方剂。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旋覆花和代赭石的比例,同时告诉大家反流性食管炎可以用旋覆代赭汤治疗。我们的临床研究和对大鼠的科研实验都表明,旋覆代赭汤在调理反流性食管炎方面具有非常好的优势。 希望这些健康科普知识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下期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