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勒先后被三个国家殖民过,葡萄牙人在这里给它取了个名字,意思是chicken,所以在古城见到很多鸡头的标识。荷兰人在此殖民时,修了很多海上碉堡,成为加勒的一大地标。这里成了各国慕名而来的人们小资和休闲的好去处,小小一个老城,慵懒地晒着南亚的阳光,安逸地躺在一圈城墙内。荷兰人开始航海称霸的时候,在全世界到处占地方,修堡垒。很久前,读书了解加勒,眼前就会浮现出几个地方,例如台湾的台南,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他们都有当年殖民国的碉堡遗迹,我想加勒估计也这般风格。今日到此见得庐山真面目,的确与所想差异不大。再往细说,加勒与圣胡安更像,一个傍着印度洋,一个傍着大西洋,绕海大半圈,城市的规模也更大一些,所以格局还是比较震撼。单看内城,就是一个建筑博物馆,色彩有讲究,设计较独特,整体布局很舒缓和谐,有张有弛。年代更迭,老房子都成了纪念品。城里有博物馆,有商店,有学校,邮局,旅店,教堂,餐厅,什么都齐全,生活没有太大的不一样,但多了很多情调。因而,加勒古城的味道,最终胜出我去过的台南和圣胡安,它有不一样的风华和醇厚。 我们穿街走巷,看看就很美好。我去邮局挑了我喜欢的东西,作为一个收集狂人,邮票、明信片、地图等等,走到哪儿一个都不能落下,要不断地往我的生活博物馆里填充宝贝。 撞入一个当地餐厅,上二楼吃午饭,正好能远眺看海,看城堡,看白塔,这顿饭吃得很惬意。环海还有人骑自行车,看着就觉得很美。下午我们坐久负盛名的海边小火车回科伦坡,刻意买了某一时段的票,这样可以在火车上欣赏海上落日。一路风景太美,我们趴在窗上静静地发呆,就漫无目的地看就好了,心里已经沉浸了。落日的余晖引起车厢内不同音色的尖叫和呼喊。甚至还有人外挂在车门处,似有投入大海怀抱的感觉,在尽情享受这最美的十分钟。 加勒是一个知音同乐的地方。加勒在不同语言里,有不同的发音,现在,它又多了一个特别的中文外号,因为对我俩来说,这个地方有它特别的意义,将成为伴随终生的记忆。 撰文/编辑|海敏文章原创文章、摄影照片转载请后台联系
 于混沌之道中,探寻澄明之境
海敏,教育研究者|Life Coach 教育之海十余载,文艺之心永不老。加拿大、日本二度留学,行走24国及地区。多伦多大学教育学、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双硕士。周游列国,喜舞弄画,热爱自然,击壤而歌。钟爱灵性修习,琢磨占星禅坐。一腔热忱,志于寻道,体悟天地之美,实践生命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