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仓嘉对了」第225篇原创文章 人一共有两次诞生,一次是肉体出生,另一次是认知觉醒。 我们生活在无形与有形的世界里,只有明白人类世界运行的规则,才能更好掌控自己的人生。下面这四条定律蕴含着极大的智慧,悟透了比看100本书、上几十万元的课都有用。 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程序,它有自己的运行秩序,生生不息,看似混乱,但其实井然有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天意就是世界运行的基本定律,我们需要参透并学会运用规律。懂得天意,受益终生。 第一,平衡定律。 平衡是世界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世界始终以它微妙又独特的方式维持着自己的平衡。例如科技越发达,人的精神就会越空虚。营养越丰富,人的生理功能就会越衰弱。社交工具越发达,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就会越疏远。知识越唾手可得,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越差。 例如喝牛奶,一个天天喝牛奶的人,无论喝的奶有多好,他的身体很难比得过天天给他送牛奶的工人。同样的道理,一个天天送牛奶的人,无论多么卖力地干活,他的收入永远都比不过天天在家里喝奶的客户,这就是神奇的平衡法则。 从这个角度看,苦难也是守恒的。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每一个人一辈子总归要吃苦的,而且苦的总量是一定的。 苦,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所以,你越是选择现在逃避苦难,你越不得不在未来付出更大代价去解决。 平衡定律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当某一个方面不足的时候,必然会在与之相对应的方面出现多余。 例如智不足则多虑,当一个人智慧不够的时候,就会过度担心很多事情,诚惶诚恐,没有安全感。杨绛的那句话就一针见血:“你的问题在于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所以人们的焦虑往往是自己见识的浅薄造成的。 再例如,智不足则多疑,当一个人认知不足的时候,就会对很多没见过的东西半信半疑,总是在怀疑一切,徘徊不前,会错过很多重大的机会和贵人。 还有爱不足则多情,当一个人内心缺乏关爱和理解的时候,往往就需要在另一个地方寻求补偿,企图找到另一种爱来满足自己。其实这不叫爱,这叫心理补偿,是很多感情悲剧的根源。 世界就是一个天平,当拥有一件东西,你就要为你的拥有而付出代价。相应的,当失去一件东西,你也会因你的失去而重新收获。 第二,序位定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万物皆有序列,每个人都是各安其位,各按其时的,每个人最终都会回归到自己的位置,这也可以看成是价值回归原理。 无论是世界、国家,还是公司、家庭,每个人都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这就是长幼有序,万物有规。不管我们是否有意,当一个人违反了序位定律时,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和矛盾,直到我们回归序位为止。 例如在中国经济的上半场,大家都在野蛮生长,胆子大的淘汰胆子小的,每个人都只顾埋头赚钱,几乎不管序位,只要蛮干就能赚到钱。最近这几年经济势头开始回落了,钱没那么好赚了,人就回归了,这其实是好事。因为在涨潮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厉害,完全不顾自己的初心和序位,觉得自己很会游泳。一旦潮落,大家都需要低下头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然底裤都被冲走,可尴尬了。 有句话很有意思,大家以为自己是做着俯卧撑上到100层楼,气都不喘一口,但其实是坐着时代的电梯上去的。中国经济已经开启新征途,过去的很多财富都只不过是一场黄粱美梦,而新征途其实就是众神归位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找回自己的位置。 一旦重新调整好布局,中国经济必须迎来新的飞跃和增长。2024年就是均值回归的起点,房子、股票、虚拟货币、企业估值和市值等等都会经历这个过程。进入价值回归期,一切资产的价值都会像钟摆一样回归,世间万物一定会朝着价值最优的序列去排列组合。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彻底认清自我的过程,无论你经历了多高的巅峰、多惨的低谷,最后总会回归最真实的自己。 第三,吸引力定律。 世界本身由能量构成,万物处在同频相吸的状态,这就是世界的吸引定律。 人的思维与现实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如果在脑子里认为自己的人生路充满荆棘坎坷,那这个人所处的现实就会十分泥泞。你向外界发出去什么样的频率,就会吸引什么样频率的人,也就是人们说的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如果你的心态是消极丑恶,那你所处环境也很难堪。如果你的心态是积极向上,那你所处环境也很有正能量。因此,如果想控制自己的命运,那就先改变自己的思想,先注意自己的言行。 第四,因果定律。 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偶然发生的事情,发生必有其因果关系。佛家讲,境随心变,这并不只是说你的心怎样,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还因为你的心是能够实实在在带动现实发生改变。 因果定律是世界的根本定律,人的命运也要遵从因果定律。有因必有果,人的思想、语言、行为是因,那么必然产生相应的结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与果是相呼应的,因是好的,果也是好的,因是坏的,果也是坏的。那么选择种善因,还是种恶因,都由自身决定。种善因必有善果,种恶因必有恶果。如果觉得结果不符,再耐心等等,一定在某时某处展现。 所以,必须先明确自己的每个想法,也就是起心动念,想清楚自己用了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因果论不是宿命论,反而是非常积极的理论。人已经不能改变过去,也难以预知未来,我们能改变和决定的只有此时的自己,也只有当下此刻是真实的。而且根据吸引定律,如果总是悼念过去,就会内疚后悔,在现实中无法解脱。 要用正确的心态对待生活发生的一切事情,积极专注于调整当下思想、语言、行为,命运自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改造命运的专注点和着手处唯有当下,别无他途。 金刚经有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没来,现在在不断流失中。这三种心都是幻觉,人能把握的只有当下,当下指的是随之流淌的状态,像水一样,一直流动着,变化着。 人为什么会迷失在过去和未来呢?因为过去关联着执念,放不下,未来关联着欲念,有所求。放不下,人的心就会沉重阴郁,有所求,人的心就会焦灼扭曲。想想我们每个人是不是经常处在焦虑之中,甚至不自觉地消耗精神,损坏身体,对现实和遭遇只剩抱怨,而从未以安详之心面向当下? 按照吸引定律,人的生活处境也就会变成一团乱麻。要解决问题和挑战苦难,只有活在当下,需要实实在在地面对,真真切切地感受,哪怕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完全领悟,也并不妨碍先按这样去做。 这正是一种修行,改变命运,需要从改变自己的心开始,从调整自己的行动开始,不从此处下手,一切的努力必然仍是造作。 所以,一个人要想拥有好的命运,就要多种善因,多发善念,多说好话,多做好事,常常思考和遵循天道规律,就能过上很自在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