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治疗此病有较好的效果。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或12指肠的内容物(包括胃酸、胆汁、胃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反流到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受损、炎症或糜烂。严重时,可导致食管表面溃疡。症状包括上腹疼痛、不适、消化不良、胸骨后烧灼感、胸痛等。长期反流性食管炎可导致食道狭窄,甚至吞咽困难。 一、肝气犯胃型 临床表现:反酸、胸骨后或胃脘部烧灼感、胀满疼痛,疼痛连及两胁。治疗:疏肝理气降逆。 二、肝胃郁热型 临床表现:胸骨后和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疼痛急迫,烦躁不安,易反酸、嘈杂,口干口苦。治疗:泄热和胃。 三、淤血停滞型 临床表现:反流性食管炎病程较长,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脉涩。治疗: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四、脾胃虚寒型 临床表现: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隐隐,易吐清水,喜暖喜按,身体乏力,手足不稳。治疗: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五、脾胃阴虚型 临床表现: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口干舌燥,口渴,大便干燥,舌红,脉细。治疗:养阴益胃,降低胃酸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根据以上症状,对照自身情况,寻求专业医生进行辨证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节,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
|
来自: 一凡e2qfuian1d > 《反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