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饱损一日之寿。 2、药补不如食补。 3、心情舒畅百病消。 4、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5、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6、食不语,寝不言 7、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人。 8、人不得夜食。 9、练功容,而守功难。10、戒晚食为养生善术。 11、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 1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3、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14、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15、饱生众疾。 16、百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败闭气之物勿食。 17、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1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9、若要健,天天练。 20、纵欲戕生,古今同慨。——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21、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清·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 22、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晋·葛洪《抱朴子》 23、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明·高濂《尊生八笺》 24、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25、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明·胡文焕《养心要语》 26、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27、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28、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清·尤乘《寿世青编》 29、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1、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2、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33、一身之气,皆随四时五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矣。——金元·刘完素《素问玄机病原式》 34、夜卧早起三月春,缓形无努志逆生。——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35、要长寿,读书花月随前后。——《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36、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37、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38、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明·万全《养生四要》 39、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清·刘承干《嘉业堂丛书》 40、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41、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42、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明·王文禄《医先》 43、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44、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45、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心要常操,身要常劳。——明·吕坤《呻吟语》 47、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48、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49、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50、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 51、夏为蕃(草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元·邱处机《摄生消息论》 52、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53、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54、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55、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明·万全《养生四要》 56、卧欲侧而曲膝,益气力。——宋·蒲虔贯《宝生要录》 57、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经》 58、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唐·张湛《养生要集》 59、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东汉·华佗《中藏经》 60、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明·吕坤《呻吟语》 61、体欲常逸,食须常少。劳无至极,食无过饱。——明·王蔡《修真秘要》 62、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63、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64、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65、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66、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乱。——战国·韩非《韩非子》 67、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明·吕坤《呻吟语》 68、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69、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70、食莫若无饱,思莫若勿致。——春秋·托名管仲《管子》 71、食不语,寝不言。——春秋战国·孔丘《论语》 72、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明·郑宣《昨非庵日纂》 73、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74、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明·王文禄《医先》 75、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明·高濂《尊生八笺》 76、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77、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78、善摄生者,先除欲念。————明·陈继儒《食色绅言》 79、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宋·陈直《养老奉亲书》 80、若邪盛为害,则乘元气未动,与之背城而一决,勿使后世生悔,此神而 ——明之之术也。——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81、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明·高濂《尊生八笺》 8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83、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晋·葛洪《抱朴子》 84、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85、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86、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 87、人勤于体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精不外移,可以摄精。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88、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 89、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长年可保。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 90、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9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春秋·李耳《老子》 92、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93、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94、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明·胡文焕《养心要语》 95、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明·万全《广嗣纪要》 96、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97、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98、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99、老人血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100、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清·曹慈生《养生随笔》 101、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唐·张湛《养生要集》 102、劳极则精罢,思极则精离,饮食少则精减,房欲频则精耗。——明·王文禄《医先》 103、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 104、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明·袁坤仪《摄生三要》 105、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明·陈继儒《食色绅言》 106、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汪绮石《理虚元鉴》 107、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 108、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 109、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明·高濂《尊生八笺》 110、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宋·官修圣济总录》 111、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112、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11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道。——春秋·李耳《老子》 114、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115、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 ——金元·刘完素《素问玄机病原式》 116、夫人夜卧,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数遍,名曰干沐浴。——宋·蒲虔贯《宝生要录》 117、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118、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119、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明·万全《养生四要》 120、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21、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122、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123、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 124、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唐·张湛《养生要集》 125、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明·陈继儒《养生肤语》 126、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唐·张湛《养生要集》 127、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128、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129、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元·邱处机《摄生消息论》 130、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 131、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 132、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133、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134、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三国·嵇康《养生论》 135、慈、俭、和、静四字可以延年。——明·袁坤仪《摄生三要》 136、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呜前。——明·胡文焕《养生要诀》 137、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在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138、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抒滞怀,以畅生气。——元·邱处机《摄生消息论》 139、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吕氏春秋》 140、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唐·张湛《养生要集》 141、常以舌柱上腭,聚清津而咽之,润五脏,悦肌肤,令人长寿不老。 ——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142、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晋·葛洪抱朴子》 143、不怕千日怕一旦,一旦者千日之积也。千日可为,一旦不可为也。故慎于千日,正以防其一旦也。——明·吕坤《呻吟语》 144、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明·万全《养生四要》 145、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46、饱暖安乐,纵情恣意,如是夭折者多。——宋·朱翌《猗觉寮杂记》 147、百岁之寿,益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东汉·王充《论衡》 148、按摩为养生之一术。《雨航杂录》——明·冯时可 149、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宋·苏轼、沈括《苏沈良方》 150、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宋·官修《圣济总录》 养生的经典名言谚语 篇11、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 2、色欲知戒者,可以延年。若要健,天天练。 3、人不得夜食。 4、药补不如食补。 5、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7、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人。 8、夜饱损一日之寿。 9、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10、居之安,安为福,万事分定要知足,常对弈,乐悠悠,自由自在无拘束。好习作,爱读书,吟诗作画兴趣浓。渴烹茶,饥煮粥。挚友交谈吐肺腑。人七十,毛发疏,百岁光阴真迅速。对草坪,对绿树,一日清闲一日福。 11、冬不坐木头,夏不坐石头。二八月乱穿衣,小心病害上身体。 12、气候不正,仅防疾病。天热防中署,天寒防伤风。七月秋风渐渐凉,伤风感冒要预防。 13、秋风凉,添衣裳。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14、器具不擦要生锈,人不卫生要短寿。万物从土生,百病从口入。 15、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饮食不检点,大病在眼前。 16、喝开水,吃热菜,肠胃健康少病害。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 17、注意营养味道好,讲究卫生饭菜香。贪图凉快吃冷饭,吃后容易把病犯。 18、饭不熟不吃,水不开不喝。臭鱼烂虾,得病冤家。 19、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癌。 20、蔬菜要清水洗,水果要削皮吃。要想不生病,锅盆碗灶都干净。 21、饭前便后洗手,胃肠疾病少有。肚子害病嘴里得,眼睛害病手上得。 22、饭前要洗手,饭后要嗽口,习惯成自然,百病全赶走。 23、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万。洗脸洗额脑,扫地扫旮旯。 24、耙田注意耙角落,洗脸勿忘洗耳朵。洗头洗脚,胜过吃药。 25、大汗莫当风,当风易伤风。伤风伤风,多在秋冬。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26、冬吃生姜,不怕风霜。 27、常讲卫生,百病不生。干干净净一身轻,不干不净生百病。 28、锻炼是金丹,卫生是药方。卫生搞得好,疾病不缠绕。 29、勤劳动丰衣足食,讲卫生延年益寿。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30、干干净净,吃了太平。吃喝净,少生病。 31、人要存善心,心静气平和。好事做的多,心中自欢乐。欢乐命长寿,长寿更欢乐;人要存恶心,贪财私欲多。夺势又越货,内心受折磨。图财又害命,自己命几何。 32、切戒怒兮切戒忧,贪图名利几时休?荣华富贵能几何,大限开时怎肯留! 33、“营养之花”大黄豆,“豆中之王”是黄豆。抗癌蛋白最优秀,吃肉不如吃黄豆。 34、再好的钢铁,也要千锤百炼;再好的身体也要经常锻炼。锻炼就是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35、吃米带点糠,常年保健康。吃面带点麸,全家保幸福。饮食要有度,永走长寿路。 36、心胸坦荡荡,身体健壮壮,心情乐悠悠,身体雄纠纠;心胸悲戚戚,体弱病兮兮,心情凄惨惨,体弱病恹恹。 37、冻冻晒晒身体强,捂捂盖盖脸皮黄;跳跳蹦蹦浑身轻,坐坐躺躺肉皮松。 38、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气血精。精盈气血通,百病不得生。 39、牙不剔不稀,耳不挖不聋,鼻不掏不破,眼不擦不红。 40、少情欲,多沐浴。头发常梳理,衣服勤换洗。 41、脏生虱子懒生疮。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42、床铺干净,舒坦入梦。饭要细嚼,衣要勤洗。勤穿勤脱,胜似吃药。 43、勤洗衣裳勤洗澡,多晒被褥身体好。勤洗衣裳勤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44、勤洗勤晒,舒适爽快;多洗多晒,病灾不来。 45、笑脏笑破不笑补,勤洗勤换才舒服。窗明几净颜色调,能除紧张与疲劳。 46、常开窗,透阳光,空气流通保健康。若要不生病,处处扫干净。 47、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四害消灭光,健康有保障。 48、病灾不染清洁地,幸福常临健康家。生理卫生强身,心理卫生强心。 49、夫妻多恩爱,神仙也不怪。夫妻相敬如宾,越活越显年轻。 50、夫妻恩爱到白头,日子清贫也风流。男弱女强,幸福不长。 51、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过了重阳节,夫妻宜多歇。 52、夫不嫌妻丑,活过九十九。妻不嫌夫憨,百岁能转弯。 53、秧好一半谷,妻好终生福。一日夫妻百日恩,白头偕老成寿星。 54、鲜花虽美怕寒霜,夫妻恩爱寿无疆。子孝父心宽,妻贤夫兴旺。 55、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心中自安定,身体无偏病。 56、心胸要宽畅,而不可狂妄;处事要谨慎,而不可莽撞;私欲要淡泊,而不可放纵;遵纪要严明,而不可违章。 57、君子心宽畅,处事都稳当,顺理又成章,福厚而命长;庸人徒悲戚,处事都慌张,茫然无主张,禄薄而早恙。 58、休亦宁,动亦宁,五脏安宁不生病;荣也忍,辱也忍,终生能忍自安神。 59、勤劳艰忍,积极乐观,为身心自强之道;美景天籁,阳光清气,是造化天赐之方。 60、烦恼自己找,常笑没烦恼。没乐会找乐,免祸乐逍遥。有乐及时乐,乐能百病消。快乐胜吃药,烦恼自然了。 61、健康摆在第一位,静心调养要学会。乐观勤动心态好,岁岁平安最宝贵。 养生的`经典名言谚语 篇21、治病治不了命。 2、早把甘脂勤奉养,夕阳光景不多时。 3、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4、有什么别有病;缺什么别缺钱。 5、有钱难买老来瘦。 6、有病乱投医。 7、饮食清淡,热量平衡保健康。8、一天吃数枣,终生不显老。 9、一日清闲一日仙。 10、药补不如食补。 11、心不静身不安。 1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3、夏吃罗卜冬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14、无功不受禄,有病莫瞒医。 15、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 16、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17、未病先防,未雨绸缪。 18、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19、外科不治喘。 20、痛则气不至,麻则血不通。 21、痛轻麻重木难医,长久不治必残疾(风湿病)。 22、贪多嚼不烂。 23、四条腿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肉食的营养)。 24、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常过恐成殃。 25、瘦是疾病之窗。 26、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卫生。 27、少而寡欲颜常好,老不求官梦亦闲。 28、三十年前人寻病,三十年后病寻人。 29、三分食七分饮。 30、人老先从腿上老。 31、人老弯腰把头低,树老绞梢叶儿稀,黄瓜老了一包籽,茄子老了尿臊气。 32、人见白头恼我见白头喜。 33、青菜豆腐保平安。 34、千金难买老来瘦。 35、气大伤身后悔难。 36、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请自己去。 37、宁吃飞禽半两,不吃走兽半斤。 38、年老心未老,人穷行莫穷。 39、脑一脑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40、内不治喘外不治癣,治了就丢脸。 41、莫道桑愉晚,彩霞撒满天。42、妙药难医冤孽病。 43、美味不可多用 44、罗卜上市,药铺关闭。 45、六十六不死掉块肉。 46、老不老要看脑。 47、节食无疾,择言无祸。 48、健康在于运动;运动在于坚持经常。 49、健康在于营养;营养在于全面适量。 50、健康在于平和;平和在于无忧无虑。 51、健康在于欢乐;欢乐在于排除干扰。 52、健康在于除病;除病在于防微杜渐。 53、健康是幸福的源泉,药品是健康的保证。 54、健不健走路看。 55、花不花,四十八(眼睛)。 56、恨病吃苦药,割痞不嫌疼。 57、害病全因不卫生,病了就得请医生;千万不要叫巫神,吃亏上当害死人。 58、恭敬不如从命,施药不如传方。 59、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 60、风前烛瓦上霜,来日短去日长。 61、饭后平平胃,活到一百岁。 6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63、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64、得病容易去病难。 65、愁白头,笑年。 66、长江一去无回浪,人老何曾再少年。 67、长愁成细腰。 68、不怕生坏命,就怕得坏病。 69、病有轻重药有加减。70、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71、病靠三分养。 72、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73、饱吃罗卜饿吃葱。 74、饱不剪头,饿不洗澡。 75、白痰轻黄痰重,红痰要了命(肺炎)。 养生的经典名言谚语 篇31、起居作息顺天时,老人早寝晚起床。 2、冬令进补莫过量,合理膳食重营养。 3、冬季严寒万物藏,保健敛阴又护阳。 4、生冷粘硬不可食,少吃干食多喝汤。 5、老人过好严冬关,五福降临寿无疆。 6、前腹后背要保暖,谨防寒气脚下凉,烟酒御寒反有害,衣食住行保健康。 7、红萝卜,显神通,降压降脂有奇功。 8、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 9、暴暖暴冷易感冒,暴食暴饮伤胃肠,冬练日出最佳时,雾中锻炼身受伤。 10、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11、冬吃萝卜和葱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12、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 13、冬季多晒太阳,有利健康。 养生的经典名言谚语 篇41、小暑头上一声雷,四十五天野黄梅。 2、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3、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4、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5、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 6、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7、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8、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9、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10、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11、小暑过后十八天,庄稼不收土里钻。 12、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13、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14、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15、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16、小暑黄鳝赛人参。 17、小暑收大麦,大暑收小麦。 18、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19、三天不吃青(菜),两眼冒金星; 20、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21、大暑前小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 22、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23、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24、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25、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26、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 27、雨搭小暑头,二十四天不断头。 28、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29、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30、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31、小暑无雨十八风,大暑无雨一场空。 32、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 33、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34、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35、小暑南风十八朝,吹得南山竹叶焦。 36、烟酒不尝,身体必强;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 37、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38、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39、小暑南风大暑旱。 40、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41、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42、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43、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44、小暑小割,大暑大割。 45、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46、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47、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 48、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9、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50、小暑小禾黄。 养生的经典名言谚语 篇51、刷牙用温水,牙齿笑咧嘴。2、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3、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4、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5、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6、苹果每日啖,不用去医院; 7、先睡心,后睡眼。 8、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9、心灵手巧,动指健脑。 10、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 11、吃了胡萝卜,百病化乌有; 12、垃圾食品危害多,远离方能保健康。 13、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14、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15、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16、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17、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18、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19、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0、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21、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22、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23、早上喝盐汤,胜喝人参汤; 24、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25、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26、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 27、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28、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9、吃好睡好,长生不老。 30、食不语,睡不言。 31、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32、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33、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34、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5、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36、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37、戒烟限酒,健康长久。 38、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39、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40、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41、吃得巧,睡得好。 42、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43、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4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45、经常失眠,少活十年。 46、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47、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48、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9、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50、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51、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52、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53、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 54、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55、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56、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57、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58、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 59、大葱蘸酱,越吃越胖。 6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61、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62、饭养人,歌养心。 63、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64、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65、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66、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 67、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 68、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69、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70、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7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72、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73、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74、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75、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76、饭前便后要洗手。 77、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78、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 79、要健脑,把绳跳。 80、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81、多食一点醋,不用到药铺; 82、立如松,行如风。 83、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 84、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85、多食一点姜,不用开药方; 86、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87、常吃萝卜菜,啥病也不害; 88、哭一哭,解千愁。 89、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 90、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91、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92、心虚气不足,桂圆米粥煮; 93、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 94、养生在动,动过则损。 95、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96、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97、热天半块瓜,药物不用抓; 98、白菜萝卜汤,益寿保健康; 99、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00、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101、笑一笑,十年少。 102、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103、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104、精粮合口味,粗粮润肠胃; 105、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106、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107、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108、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109、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110、豆腐配海带,常吃除病害; 111、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