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 ——曹庭栋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 食欲数而少,又欲顿而多。 ——曹庭栋 食不语,寝不言。 — 怒后不可食,食后不可怒。 ——梁章矩 多言则背道,多欲则伤生。 ——林逋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曹庭栋 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庄子 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林逋 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 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李光庭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 ——梁章矩 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梁章矩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梁章矩 萝卜上了街,药方把嘴撅。 ——李光庭 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曹庭栋
树怕剥皮,人怕伤心。 ——李悝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诸葛亮
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 ——吕坤
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也:
贵而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也;以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 ——佚名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佚名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佚名 乐之方至,乐而弗骄;患之将至,思而弗忧。 ——佚名 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存之本。 ——林逋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佚名
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 ——佚名
得而不喜,失而弗扰。 ——佚名 谤来不戚,誉至不喜。 ——葛洪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 ——申居郧
人该顺时,不可趋时。 ——申居郧 心平则气自和。 ——王通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荀子 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刘安 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佚名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佚名 不贪最先,不恐独后。 ——刘安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林逋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子 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无事之家,不知其福敢,事至始知无事之福。 ——佚名
性躁暴者,一身之剧贼。 ——佚名
自家过恶自家省,待祸败时省已迟矣;自家病痛自家医,待死亡时医已晚矣。 晚食当肉,安步当车。 ——佚名
谨口胜于服药。 ——佚名 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林逋 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井而铸锥,不亦晚乎?——佚名 沉忧损性灵,服药亦枯槁。 ——孟郊
寤寐不惊忘嗜欲,何须采药烁金丹。 ——严慎修 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 ——蒲松龄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钱琦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 ——葛洪 爽口物多终作疾。 ——李时珍
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 ——徐荣
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桓范 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吴普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钱大昕 心安病自除。 ——陆游 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徐甜斋 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 ——龙遵叙
举世尽从愁里老。 ——魏床之 怒时光景难看,一发遂不可制,既过思之,殊亦不必,故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申涵光 心察损神,语多伤气。 ——申居郧 睡侧而屈,觉正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 ——蔡季通
厄穷而不悯,遗失而不怒。 ——韩婴 疾小不加理,浸淫将遍身。 ——欧阳修
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 ——何坦
口腹不节,致病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林逋
朴能镇浮,静能御躁。 ——申居岩 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颜之推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朱熹 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好不要太过考虑身体的健康。 ——霍姆斯 旷达的人长寿。 ——莎经亚
节饮食而后得健康。 ——弗拉科利 眼睛害病从手起,肚子害病从嘴起。 ——佚名
太多,就是不健康。 ——佚名 适度是健康之母。 ——佚名 无病应思有病时。 ——佚名 饮食少,休息好,快乐多,这是去病延年之方。 ——佚名
正餐之后,休息片刻;晚餐以后,步行一里。 ——佚名
在进餐、睡眠和运动等时间里能宽心无虑,满怀高兴,这是长寿的妙理之一。——培根 美味多生疾患,药石可保长年。 ——佚名
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 ——吕坤
衣不嫌过,食不嫌不及。 ——梁章钜
饥梳头,饱洗澡。 ——杨慎 风者,百病之始也。古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曹庭栋
饱生众疾。 ——赵遵路
热食伤骨,冷食伤肺。 ——曹庭栋 起居之不时,饮食之无节,侈于嗜欲,而吝于运动,此数者,致病之大源也。——王国维 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李时珍 节饮食,慎言语。 ——蒋捷 太饥伤脾,太饱伤气。 ——曹庭栋 服药千副,不如一宵独卧;服药千朝,不如独卧一宵。 ——杨慎
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毒。 ——佚名
势顺则强,气顺则舒。 ——刘基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馁,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佚名 冬寒犹可近火,火在表也;夏热必纳凉,凉入里也。 ——曹庭栋
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 ——朱德
生命在于运动。 ——伏尔泰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达 芬奇 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 ——乔治 桑 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伦
我们在坚持工作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 ——梅兰芳 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盾消除,运动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 ——歌德
强忍着自己的眼泪,就等于慢性自杀。 ——威廉 弗雷
保持一生壮健的真正方法是延长青春和心。 ——柯林斯 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佚名
精神萎靡不振的人,是没有生命的人。 ——佚名 笑长命,哭生病。 ——佚名 心气和平,五体安宁。 ——佚名
养生之道,颜开喜笑。 ——佚名 形坚则气全。 ——无名氏
忧倦既积,灾衅必生。 ——佚名
医书治已病,平心和气治未病。 ——司马光 纵欲戕生。 ——梁章钜
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 ——白居易
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饮食衣服,所以养形也。 ——程颢、程颐
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 ——林逋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嵇康
惜气养神。 ——佚名
善养生者必使百节不滞,而后肢体丰腴,元气自足。 ——梁章钜
君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衰,戒之在得。 ——佚名 身勤则强,逸则病。 ——蔡锷
纵耳目之欲,恣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 ——枚乘 医能医病,不能医命。 ——鲁迅 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 ——石天基
摄生之道,大忌嗔怒。 ——魏裔介 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 ——佚名 善治国者不忘危,善着生者不讳死。 ——钱琦 草食之兽不疾易蒌,水生之虫不疾易水。 ——佚名 休息是滋养疲乏的精神的保姆。 ——莎士比亚
养静为摄生首务。 ——曹庭栋
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梁章钜 无安之药,不可试也。 ——佚名
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曹庭栋
秋月宜冻足冻脑,冬月宜温足温脑。 ——梁章钜
所食欲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欲多,心愈塞,心愈塞,年愈损。 ——梁章钜 神虑澹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诊作。 ——佚名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金缨 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心气养身。 ——吕岩
寿命的缩短和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
食服常温,一体皆春;心气常顺,百病自退。 ——蔡清 妨碍休息和一定的睡眠是直接自杀。 ——徐特立
饱食伤心,忠言逆耳。 ——佚名 养生如病,不得他求。 ——曹庭栋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佚名
养生必须虑祸。 ——颜之推 头为诸阳之首。《摄生要论》曰:“冬宜冻脑”。又曰:“臣不覆首。”——曹庭栋 大凡快意外,即是受病处。老年人随事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醒。 ——曹庭栋
大抵养性命,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正在寝食之间耳。 ————梁章钜
心逸则日休也。 ————曹庭栋 I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慌伤肾。 ——佚名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 ——陆游
养生以不伤为本。 ——葛洪 发宜多梳,齿宜多叩,液宜常咽,气宜常炼,手宜在面。此五者,所谓“欲死不死修昆仑”也。 ——梁章钜
长忧非生意,短愿不须多。 ——鲍照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邱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曹庭栋
内安于心,外安于目,心目皆安,则身安矣。 ——无名氏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
欲得长生,腹中当清;欲得不死,腹中无滓。 ——梁章钜
圣人先适欲。 ——佚名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佚名 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 ——佚名 苦茶久食益意思。 ——曹庭栋 治心以中,治气以和。 ——司马光
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可了。 ——佚名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恭俭为先。 ——胡宏 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而心荡,心荡而形伤。 ——刘昼
鸩言,德之贼也;多子,生之仇也。 ——王通
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割于性则舍;此全性之道也。 ——佚名
酒是烧身硝焰,气是无烟火药。 ——冯梦龙
腹不嫌过暖。 ——曹庭栋
水之生不杂则清。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此养神之道也,散步所以养神。 ——曹庭栋
治生者,去其所以害生者而已矣。 ——夏良心 百病不愈,安得长生? ——葛洪 常有小病则慎疾,常亲小劳则身健。 ——申涵光 多忿害性,多欲害己,多逸害生,多忧害志。 ——崔敦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 ——苏东坡 百病从脚起。 ——梁章钜 不氏损年,长悉养病。 ——庾信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林逋
晚食不节,杀人顷刻。 ——李时珍 一、长寿篇
◆ 寿天休论命,修行在个人。——(唐)孙思邈
◆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
◆ 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欲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诀了。难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北宋)苏轼
◆ 十叟长寿诀
昔人行路人,海滨逢十叟。
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
一叟拈须曰:我弗嗜烟酒;(戒烟忌酒)
二叟笑莞尔:淡泊甘蔬糗;(清淡素食)
三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勤于劳动)
四叟拄木杖:安步当车久;(以步代车)
五叟摩巨鼻:清气通窗户;(空气流通)
六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沐浴日光)
七叟稳回旋:太极朝朝走;(练太极拳)
八叟理短鬓:早起亦早休;(早睡早起)
九叟颔首频:未作私利求;(不求私利)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乐观开朗)
善哉十叟辞,妙诀一一剖。若能遵以行,定能登上寿。
◆ 十二少与多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气、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多思则视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气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妄错混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欢,此十二多不除,伤生之本。
◆ 《养生要集》 民间谚语
七十不为稀,八十不算老;
九十不少见,百岁不难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树怕皮薄,人怕体弱。
家有钱财万贯,不如身体康健。
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乐多。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
人有三宝精气神,善用三宝可长生。
◆ 养生十四忌
一忌不吃早餐,二忌食之过饱,三忌饮食过咸,四忌油炸食品,五忌贪杯狂饮,六忌多糖高脂,七忌过热食品,八忌空腹锻炼,九忌过勤冷浴,十忌久坐猛起,十一忌少动懒惰,十二忌情绪急躁,十三忌忧愁悲观,十四忌睡眠不足。
二、心理篇
◆ 六心谣
常存安静心常存正觉心
常存欢喜心常存善良心
常存和悦心常存安乐心——(清)石天基 尚疗心
◆ 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医。
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那有病来时——(清)尤乘
◆ 哀莫大于心死,而身灭亦次之——庄子
◆ 心治则百岁皆安,心忧则百节皆乱——《淮南子》
◆ 忍泣日易哀,忍忧形易伤——(塘)孟郊
◆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宋)欧阳修
◆
莫要恼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物怎能全,只有痴人愁不了。任你富贵与王侯,年年处处埋荒草。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等烦恼。莫要恼,莫要恼,
明月阴晴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哪里讨?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清)石成金
三、医疗篇
◆ 坐卧防风吹脑后,脑后受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入五脏成灾咎。——《孙真人卫生歌》
◆ 神气淡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疹作。——(唐书)
◆ 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疗身,不若疗心;使人疗尤不若自疗也。——《浮生六纪》
◆ 高血压八忌
一忌性子急,冲动发脾气;二忌忙与乱,烦恼出难题;三忌灾祸重,精神强刺激;四忌连失眠,熬夜不歇息;五忌头猛抬,抬举用过力;六忌大便干,内燥体温起;七忌烈日晒,风寒亦应避;八忌病吓倒,又怕太大意;
◆ 民间谚语
人
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久怒生疾病,久气伤心肝。小病不治,大病遭殃。只忙治病未预防,没有忙到点子上。食物缺了钙,骨牙就要坏。食物缺了铁,就会得贫
血。肝病少吃辛,心病少吃咸,胃病少吃辣,脾病少吃酸,肺病少吃苦。马齿苋是个宝,得了痢疾能治好。穿山甲,王不留,妇女吃了乳长流。常饮菊花茶,老来眼
不花。是药三分毒,无病不可补。药症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症,参茸也毒。
四、卫生防癌篇
癌虽如虎狼,警惕亦可防;首应戒烟酒,饮食勿太烫;更应心放宽,切忌暗悲伤;致癌黄曲霉,易染发霉粮;玉米和花生,生霉毒最强;硝酸致癌物,多在腌菜缸;油炸蒸锅水,可能致癌汤;煤烟车废弃,癌物内中藏;
五、运动篇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唐)孙思邈
◆ 月以日行故明,水以日流故不竭,人之四肢以日动故无疾。——(北宋)苏轼
◆ 整书拂几当闲嬉,时与儿孙竹马骑。故而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南宋)陆游
◆ 民间谚语
生
命在运动,人人皆可通;坚持天天练,身体无病痛。身体常运动,全身关节松;阴阳得调理,脏腑经络通。双手搓面部,明目清头风;肩颈关节动,可治肩漏风。运
动多扩胸,防止得疾病;呼吸胸肋动,平肝可熄风。蹲起练腿功,压腹大变通;三焦得调理,全身血气通。腹肌多运动,增加肠蠕动;弯腰练胃功,摇晃关节松。下
肢多锻炼,防治腰腿疼;踢腿脚面绷,能壮下肢功。行走疾如风,血络上下通;常做运动操,血液循环通。杨柳活,抽陀螺;杨柳青,放风筝;杨柳死,踢毽子。早
起三光,晚起三慌。经常缩肛,防治痔疮。人老腿先老,防老多走跑。坐卧不迎风,走路要挺腰。
◆ 保健歌
早晨起床伸伸腰,展骨舒筋精神好。喝杯蜂蜜温开水,选好牙膏漱口道。洗脸搓面面色红,天天梳头防中风。早晚叩齿三十六,绕舌三十要做到。舌抵上腭咽唾液,挠腮拉耳经常搓。坚持日做保健操,延年益寿疾病少。(刘熙智)
◆ 五功法
起床功:起前抬腿十分钟,扳关摩腹深呼吸。
洗脸功:冷水浴面盐刷牙,揉耳擦头加拍打。
便后功:每便清洗按摩肛,终生可以防痔疮。
腰背功:曲蹲踮脚伸伸腰,捶打胸背不可少。
洗脚功:睡前热水多烫脚,舒筋活血健康保。(曹志国)
◆ 健身谣
面常擦,血脉流畅,容颜光泽;
目常揩,视物清晰,眼疾不染;
齿常叩,齿坚牙利,不龋不松;
耳常弹,听力敏锐,耳聪不鸣;
背常暖,肺功强盛,寒咳不犯。(志明)
六、卫生篇
◆ 春温以生之,夏热以长之,秋凉以收之,冬寒以藏之。若气反于时则皆为疾病,此天之常道也。顺之则生,逆之则病。——《寿亲养老新书》
◆ 冬不求极温,夏不求极凉,逞一时快事,必有后灾。——《千金要方》
◆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渣。——《论衡》
◆ 夜饱损一日之寿,夜醉损一月之寿。——《唐》孙思邈
◆ 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客见,不觅仙方觅睡方。——《宋》王逢源
◆ 民间谚语
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空气流通,多活几冬。春捂秋冬,不得杂症。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山汗作内秽,夜寝勿贪凉;盛暑头别热,心静自然凉。夏秋防着凉,以免坏肚肠。早起早睡,精神百倍;贪房贪睡,添病减岁。睡前开窗,一夜都香;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辣椒多吃要上火,觉睡多了生病魔。懒生虱子脏生疮,不讲卫生非典狂。常洗衣裳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常剪指甲常洗手,各种病菌不入口。(贾秀芳)
◆ 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气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清)闫敬铭
七、饮食篇
◆ 慎食歌
太饱伤神又伤胃,太渴伤血并伤身。饥餐渴饮勿太过,免致膨亨伤心肺,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成疾。人资饮食以养身,去其甚者自安适。——(唐)孙思邈
◆ 饮茶诗
姜茶能治病,糖茶能和胃;菊花茶名目,烫茶伤五内。午茶长精神,晚茶难入睡;饮后茶漱口;洁齿除垢秽。空腹饮茶心里慌,隔夜剩茶伤脾胃;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温饮保年岁。——《罗氏会约医院》
◆ 酒多血气皆乱,味薄神魂自安。夜漱却胜朝漱,暮餐不如早餐。耳鸣需要补肾,目暗必须治肝。节饮自然健脾,少思必定神安。汗出莫当风立,空腹莫放茶穿。——《医方类聚》
◆ 民间谚语
粗
细粮,搭配当,讲科学,富营养。淀粉糖,盐脂肪,低摄入,控总量。荤素搭配要合理,蒸煮熬炖营养强。少吃油腻,清淡为上,戒烟少酒,淡茶莫忘。菜果营养
好,赛过灵芝草。瓜果虽然美,不可吃过量。清晨一杯淡盐水,生津提神润脾胃。未曾吃饭先喝汤,一生到老胃不伤。宁让饭菜占着盆,莫叫食物撑煞人。一顿吃
伤,十顿喝汤(药)。一日吃仨枣,终生不显老。羊肉暖胃肠,败火绿豆汤。甜言夺志,甜食坏齿。若要吃得香,饭菜嚼成桨。五谷小杂粮,营养中最强。
◆ 调味品歌谣
葱韭与大蒜,三味不见面。味精起锅放,辣食味道鲜。烹调鱼和虾,别忘把醋加。早晨吃点姜,一天得安康。晚上吃片姜,一夜难入眠。常用五香粉,医生不进门。花椒属大热,暖胃袪冷寒。葱是和事佬,做菜不可少。做菜加大料,益寿又延年。——(江太发)
◆ 饮食保健歌
日
饮几杯好绿茶,抗癌固齿好处多。饮酒首选红葡萄,延缓衰老精神矍。酸奶要比牛奶好,豆浆最好天天喝。骨头蘑菇汤更美,益寿延年健体魄。老玉米粥家常饭,软
化血管降血压。荞麦降脂有特效,纤维含量它最多。要防胃及糖尿病,土豆山药和地瓜。燕麦降脂属上乘,麦片煮粥要常喝。小米除湿又健脾,镇静安眠效独特。大
豆美誉营养花,微量元素钙镁钾。蔬中上品胡萝卜,美容美发养黏膜。南瓜产生胰岛素,苦瓜效力亦不差。防癌珍蔬西红柿,蛋炒番茄为最佳。大蒜荣称抗癌王,切
片后食作用大。螺旋藻效很奇特,一克胜蔬一千克。劝君常念饮食歌,终生受益身康乐。——(宋传书)
◆ 养生格言胜良药
一些谚语寓含医理:
例如“枪不擦不亮,身不练不壮。”
“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暴富欺贫,暴寒欺人。”
“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有病早医,无病早防。”
“衣服早补,补丁少。”
“有病早治,痛苦少。”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不染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若要孩子安,三分饥和寒。”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
“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
“今年笋子明年竹,少年体壮老年福。”
“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运动运动,病魔难碰。”
“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进补如用兵,乱补会损身。”
“睡觉不蒙头。清晨郊外走。”
“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少吃多餐,益寿延年。”
“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烟酒不尝,身体必强。”
急躁易怒,孤僻郁闷,沉默寡言,多愁善感,都对身体健康不利。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
◆ 重视“六心”欢乐多
1开心、2童心、3宽心、4爱心、5静心、6恒心
◆ 护目十法
1瞪目、2闭目、3摩面、4搓头、5远眺、6眨眼、7顾盼、8转睛、9点穴、10抹项
◆ 老人春练五不宜
一不宜早、二不宜空、三不宜露、四不宜激、五不宜急
◆ 古人养生的六种心境
1、正心2、静心3、清心4、宽心5、忍心6、操心
◆ 心态年轻有七招
1、保:既保持大脑的活动
2、活:是指活动手指
3、转:即转换不同性质的活动
4、参:即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5、睡:即睡好觉、保证睡眠充足。
6、调:即调节饮食
7、听:即听优美动听的歌曲
◆ 讲科学养生 养生一自诀:
晨
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常吃一点蒜,消毒又保健。多食一点醋,不用上药铺。多吃一点姜,益寿保安康。每天一只果,老汉赛小伙。乱吃一顿伤,会吃千顿香。饭
前一碗汤,胜开好药方。饭后一支烟,伤肝得胃病。多练一身功,老来少一病。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干净一身轻,不净百病生。一个药一个性,乱服会丧命。
无病一身福,有财万事足。要活一百多,心胸常开阔。
◆ 格言:多近树;常吃素;忘掉数。
◆ 老年养生歌
居
室清雅御风寒,坐也安然,睡也安然。衣着得体要自然,布也可穿,丝也可穿。粗茶淡饭日三餐,荤也可口,素也可口。读书看报莫间断,日也不歇,年也不歇。运
动场所常露面,球也打打,拳也练练。三五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孙儿活泼绕膝前,乖也喜欢,闹也喜欢。老夫老妻常相伴,走也相恋,坐也相恋。有
害嗜好切勿沾,烟也不贪,酒也不贪。胸怀大度天地宽,名利不争,忍让为贤。无忧无虑度晚年,不是神仙胜神仙。
◆ 养生五难
一曰“喜怒”侵害。二曰“名利”干扰。三曰“滋味”妨碍。四曰“声色”破坏。五曰“神虑消散”影响。
◆ 健康格言
没有一个朋友能够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能够比得上病魔。
无病不知有病是苦,有病方知无病是福。
说出口的话是药,闷在心里的事是病。
过五关保平安 心态关、求医关、饮食关、锻炼关、休息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