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阳气不足,水湿泛滥,考虑祛湿第一方——真武汤!

 空谷幽兰80 2024-06-26 发布于广东
高血压一直头晕,就是身体里的痰湿在施压,哪里用得着终身依赖降压药?

有一位3年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最初发现高血压的时候,没什么事,别人说的症状他都没,便没有再放心上,用药一直不规律,感觉有点晕了、血压高了,才吃点降压药。

后来血压就控制不好了,一直在160/100左右波动,半年前,出现严重的头晕、头痛,脑袋里总是胀胀的,手脚也总是冰凉的,还会出虚汗,下肢也有了浮肿的状况

到医院检查时,血压已经180/115了,已经属于是高血压3级了,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扩张、心脏结构发生变化
图片
由于治疗没什么效果,患者头晕头胀的问题还是有,便到我这来想看看中医。

刻诊:舌苔厚腻,脉细沉,头晕、头胀,大便稀、不成型

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像这位患者一样经常头晕的高血压患者可不少,其实就是因为身体里停滞的水湿、痰瘀。

气血的正常运行是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其中“气”又是推动血液前行的重要动力,少了动力,那津血就没劲动了

这样气血运行不畅,就影响着各个脏腑的工作。

气血运行动力不足,再加上痰湿阻挡,这气血营养就难以抵达大脑,由此人体便容易出现头晕问题

其次,大便稀、不成型也是典型身体湿气重的表现之一,是脾胃的失调。

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我以【真武汤】加减,以温补脾阳、利水化湿为主来治疗。
图片
处方:茯苓、制附子、泽泻、葛根、牛膝、黄芪、熟地黄、党参、白芍、白术。

在此方中,炮附子能温补肾脏阳气,促进气体运行,从而推动水液运行,再搭配生姜,驱散寒邪;

白术、茯苓补气健脾,促进水液运行,达到祛湿的目的;

生姜配茯苓、白术辛散水气;

白芍,可以利小便,行水气,防止附子燥热伤阴。

综合药效是非常针对这位患者的问题的,同时在服药期间,改变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像重口味的食物、抽烟喝酒,这些行为都不是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的,需要逐步减少,知道戒掉。

也基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努力改变,在前后三个月的调理中,患者的头晕、头胀、头重的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已经降到135/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