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中的“自然灾难”(七) ——摘自《五千年天上地下》 94、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元年(1297)六月,和州历阳县江水溢,漂庐舍一万八千五百区。汴梁、南阳大旱,民鬻子女。七月,郴州耒阳县、衡州酃县大水,溺死三百余人。八月,温州平阳、瑞安二州水,溺死六千八百余人。闰十二月,河间之乐寿、交河疫,死六千五百余人。 四年(1300)三月乙未,宁国、太平两路旱,以粮二万石赈之。九月,建康、常州、江陵饥民八十四万余,给粮近二十三万石。 五年(1301)七月戊戌朔,昼晦,暴风起东北,雨雹兼发,江湖泛溢,高四五丈,东起通、泰、崇明,西尽真州,漂没庐舍,被灾者三万四千八百余户。民被灾死者不可胜计,以米八万七千余石赈之。 七年(1303)六月,辽阳、大宁、平滦、昌国、沈阳、开元六郡雨水,坏田庐,男女死者百十有九人。台州风水大作,宁海、临海二县死者五百五十人。八月辛卯夕,地震,太原、平阳尤甚,坏官民庐舍十万计。平阳赵城县范宣义郇堡徙十余里;太原徐沟、祁县及汾州平遥、介休、西河、孝义等县地震成渠,泉涌黑沙;汾州北城陷,长一里,东城陷七十余步。 八年(1304)五月,大宁路建州、蔚州灵仙县雨雹。太原、大同、隆兴属县阳曲、天成、怀安、白登风雹害稼。杭州火,燔四百家。八月癸酉,潮州飓风起,海溢,漂民庐舍,溺死者众,给其被灾户粮两月。 九年(1305)三月,河间、益都、般阳三郡属县陨霜杀桑。清、莫、沧、献四州,霜杀桑二百四十一万七千余本,坏蚕一万二千七百余箔。四月乙酉,大同路地震,有声如雷,坏官民庐舍五千八百间,压死二千余人。怀仁县地裂二所,涌水尽黑,漂出松柏朽木。 十年(1306)八月,绥德州米脂县霜杀禾二百八十顷。壬寅,开成路地震,王宫及官民庐舍皆坏,压死故秦王妃也里完等五千余人。 95、元武宗海山 至大元年(1308)二月,益都、般阳、济宁、济南、东平、泰安大饥。是春,绍兴、庆元、台州疫死者二万六千余人。七月,济宁路雨水,平地丈余,暴决入城,漂庐舍,死者十有八人;真定路淫雨,大水入南门,下注藁城,死者百七十人。八月,大同陨霜杀禾。大宁县雨雹害稼,毙畜牧。 三年(1310)六月,襄阳、峡州路、荆门州大水,山崩,坏官廨民居二万一千八百二十九间,死者三千四百六十六人。汝州大水,死者九十二人。六安州大水,死者五十二人。是月,大雨水溢,死者万余人。 96、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皇庆二年(1313)六月己未朔,京师地震,丙寅再震。是月,涿州、东安州、固安州、霸州等郡县雨水,坏田稼七千六百九十余顷。冬,京师大疫。 延祐元年(1314)五月,常德路武陵县雨水,坏庐舍,溺死者五百人。八月丁未,冀宁、汴梁及武安、涉县地震,坏官民庐舍,武安死者十四人,涉县三百二十六人。 二年(1315)五月乙丑,秦州成纪县山移。是夜,疾风电雹,北山南移至夕河川,次日再移,平地突出土阜,高者二三丈,陷没民居。 三年(1316)五月,蓟州雹深一尺。六月,重庆路火,郡舍十焚八九。七月,婺源州雨水,溺死者五千三百余人。 四年(1317)七月己丑,成纪县山崩,土石溃徙,坏田稼庐舍,压死居民。 五年(1318)六月,河间路漳河水溢,坏民田二千七百余顷。大名路属县水,坏民田一万八千顷。七月戊子,宁远县山崩。八月,伏羌县山崩。秦州成纪县暴雨,山崩,朽壤坟起,覆没畜产。 六年(1319)四月,安丰、庐州淮水溢,损禾麦一万顷。扬州火,燔官民庐舍一万三千三百余区。六月,棣州、德州大雨水,坏田四千六百余顷。庚戌,大同县雨雹,大如鸡卵。七月,巩昌陇西县雹害稼。霸州文成县雨害稼三千余顷。 97、元英宗硕德八剌 至治元年(1321)三月,大同路大风,走沙土,壅没麦田一百余顷。六月,霸州大水,浑河溢,被灾者三万余户。永平路大雹深一尺,害稼。八月,安陆府雨七日,江水大溢,被灾者三千五百户。雷州海康、遂溪二县海水溢,坏民田四千顷。 二年(1322)二月甲子,恩州水,民饥疫,赈之。三月己巳,广元路绵谷、昭化二县饥,官市米赈之。八月癸亥,地震。十一月乙卯,宣德府宣德县地屡震,赈被灾者粮、钞。是月,平江路大水,损民田四万九千六百顷。 三年(1323)九月,扬州江都县火,燔四百七十余家。 98、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元年(1324)五月,陇西县大雨水,漂死者五百余家。江西袁州火,燔五百余家。六月,十四州郡蝗。七月戊申,龙庆州雨雹大如鸡子,平地深三尺。定州屯河溢、山崩。是月,真定、河间、保定、广平等十一郡、三十有七县,大雨水五十余日,害稼。 三年(1326)六月,龙兴路宁州高市火,燔五百余家。七月,河决郑州,漂没阳武等县民一万六千五百余家;延安路肤施县水,漂民居九十余户。八月,杭州火,燔四百七十余家。辛丑,大都昌平大风一昼夜,坏民居九百家;龙庆路雨雹一尺,大风损稼。十一月,崇明州三沙镇海溢,漂民居五百家。十二月,大宁路瑞州大水,坏民田五千五百顷,庐舍八百九十所,溺死者百五十人。 四年(1327)八月,碉门地震,有声如雷,昼晦;天全道山崩,飞石毙人;凤翔、兴元、成都、峡州、江陵同日地震;汴梁扶沟、兰阳二县河溢,漂民居一千九百余家。十二月,夏邑县河溢;杭州火,燔六百七十家。是岁,汴梁、延安等八路属县蝗。汴梁诸属县霖雨,河决。通州、崇明州大风,海溢。 天历(致和、天顺)元年(1328)八月,陕西大旱,人相食。杭州、嘉兴、平江、湖州、广德等九郡水,没民田万四千余顷。 二年(1329)四月,奉元耀州、乾州、华州及延安、邠、宁诸县饥,流民数十万。夏,真定、河间、大名、广平、峡州等五州四十三县旱。七月,武昌路江夏县火,延四百家。八月辛巳,冀宁阳曲县雨雹,大者如鸡卵。十二月,江夏县火,燔四百余家。是岁,天下大饥。陕西自泰定二年至是岁不雨,民相食。 99、元文宗图帖睦尔 至顺元年(1330)闰七月,海潮溢,漂没河间运司盐二万六千七百引。平江、嘉兴、湖州、松江三路一州大水,坏民田三万六千六百余顷,被灾者四十万五千五百余户。杭州、常州、宁国等路,望江、铜陵、兴化等县水,没民田一万三千五百余顷。九月,末鲁孙一十五狗驿,狗多饿死,赈粮两月,死者,给钞补市之。 二年(1331)四月庚戌,真定武陟县地震一日四至五震,逾月不止。十月,吴江州大风,太湖水溢,漂民居一千九百七十余家。 100、元顺帝妥欢帖睦尔 元统元年(1333)六月,京畿大霖雨,水平地丈余,饥民四十余万;泾河溢,关中水灾;黄河大溢,河南水灾;泉州霖雨,溪水暴涨,漂民居数百家。十一月丙申,巩昌成纪县地裂山崩,令有司赈被灾人民。辛亥,秦州山崩地裂。 二年(1334)六月,淮河涨,漂山阳县境内民畜房舍。八月辛未,京师地震。鸡鸣山崩,陷为池,方百里,人死者甚众。 至元元年(1335)三月壬辰,河州路大雪十日,深八尺,牛羊驼马冻死者十九,民大饥。七月,西和州、徽州雨雹,民饥。 二年(1336)七月,黄州蝗,督民捕之,人日五斗。是岁,蕲州、黄州、浙东衢州、婺州、绍兴、江东信州、江西瑞州等路及陕西皆旱,自春至于八月不雨,民大饥。 三年(1337)六月,卫辉淫雨至七月;丹、沁二河泛涨,与城西御河通流,平地深二丈余,漂没人民房舍田禾甚众,民皆栖于树木,郡守僧家奴以舟载饭食之,移老弱居城头,日给粮饷,月余水方退。 四年(1338)六月,邵武大水,城市皆洪流,漂沿溪民居殆尽。七月己酉,奉圣州地大震,损坏人民庐舍。丙辰,巩昌府山崩,压死人民。 五年(1339)六月庚戌,汀州路长汀县山蛟出,大雨骤至,平地涌水深三丈许,漂没民居八百家,坏民田二百顷,溺死者八千余人。 六年(1340)五月甲子,庆元奉化州山崩,水涌出平地,溺死人甚众。六月己亥,秦州成纪县山崩地坼。是月,桃源乡山崩,压溺民居五十三家,死者三百六十余人。七月壬子,延平南平县淫雨,水泛涨,溺死百余人,损民居三百余家,坏民田二顷七十余亩。乙卯,奉元路盩啡县河水溢,漂溺居民。八月甲午,卫辉大水,漂民居一千余家。庚辰,达达之地大风雪,羊马皆死。十月,河南府宜阳县大水,漂民居,溺死者众。 至正元年(1341)四月乙未,杭州火,燔官舍民居公廨寺观,凡一万五千七百余间,死者七十有四人。六月,汴梁钧州大水,扬州路崇明、通、泰等州,海潮涌溢,溺死一千六百余人。 二年(1342)四月辛丑,冀宁路平晋县地震,声鸣如雷,裂地尺余,民居皆倾仆。五月丁亥,东平雨雹如马首。六月癸丑夜,济南山水暴涨,漂没上下民居千余家,溺死者无算。是岁,彰德、大同二郡及冀宁平晋、榆次、徐沟县,汾州孝义县,忻州皆大旱,自春至秋不雨,人有相食者。 三年(1343)二月,汴梁路新郑、密二县地震。秦州成纪县,巩昌府宁远、伏羌县山崩,水涌,溺死人无算。六月乙巳,秦州秦安县南坡崩裂,压死人畜。七月戊辰,巩昌山崩,人畜死者众。是岁,卫辉、冀宁、忻州大饥,人相食。 四年(1344)正月,汴梁路郑州尉氏、洧川、河阴三县及龙兴靖安县雨木冰。闰二月乙亥,月食。三月,福州大旱,自三月不雨至于八月。六月,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留、临颍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戊子朔,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舍漂没甚众。温州飓风大作,海水溢,地震。八月,莒州蒙阴县地震。益都霖雨,饥民有相食者。是岁,霸州大饥,人相食。 五年(1345)春,东平路须城、东阿、阳谷三县及徐州大饥,人相食。 六年(1346)二月辛未,兴国雨雹,大者如马首,小者如鸡子,毙禽畜甚众。是月,山东地震,七日乃止。五月辛卯,绛州雨雹,大者二尺余。八月己巳,延平路火,燔官舍民居八百余区,死者五人。 八年(1348)四月庚辰,钧州密县雨雹,大如鸡子,伤麦禾。五月丁酉朔,大霖雨,京城崩圮。乙卯,钱塘江潮比之八月中高数丈余,沿江民皆迁居以避之。六月己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八月己卯,益都临淄县雨雹,大如杯盂,野无青草,赤地如赭。 九年(1349)三月,河北溃。是春,胶州大饥,人相食。七月庚寅,永春县南象山崩,压死者甚众。是月,高唐州大霖雨,坏官署民居。归德府淫雨浃十旬。是岁,龙兴靖安县山石迸裂,涌水,人多死者。 十一年(1351)四月壬午,冀宁路属县多地震,半月乃止。丁酉,晋宁辽州之榆社,怀庆河内、修武二县及孟州皆地震,声如雷霆,圮房屋,压死者甚众。乙巳,彰德路雨雹,大者如斧,时麦熟将刈,顷刻亡失,田畴坚如筑场,无稭粒遗留者,地广三十里,长百有余里,树木皆如斧所劈,伤行人、毙禽畜甚众。夏,安庆桐城县雨水泛涨,花崖、龙源二山崩,冲决县东大河,漂民居四百余家。 十二年(1352)二月丙戌,霍州灵石县地震。闰三月丁丑,陇西地震百余日,城郭颓夷,陵谷迁变。定西、会州、静宁、庄浪尤甚。六月丙午,中书省臣言,大名路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七十余万口,赈之。是岁,蕲州、黄州大旱,人相食。 十三年(1353)五月乙丑,浔州飓风大作,坏官舍民居,屋瓦门扉皆飘扬七里之外。是岁,怀庆河内县、孟州,汴梁祥符县,福建泉州,湖南永州、宝庆,广西梧州皆大旱。祥符旱魃再见,泉州种不入土,人相食。 十四年(1354)春,浙东台州,江东饶州,闽海福州、邵武、汀州,江西龙兴、建昌、吉安、临江,广西静江等郡皆大饥,人相食。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没民居,溺死三百余人。 十七年(1357)六月癸酉,温州有龙斗于乐清江中,飓风大作,所至有光如球,死者万余人。 十八年(1358)春,莒州蒙阴县大饥,斗米金一斤。蓟州旱。莒州、滨州、般阳淄川县、霍州、鄜州、凤翔岐山县春夏皆大旱。莒州家人自相食,岐山人相食。夏,顺德九县民食蝗,广平人相食。冬,京师、彰德、山东大饥,人相食。 十九年(1359)正月至五月,京师大饥,银一锭得米仅八斗,死者无算。通州民刘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莩死盈道,军士掠孱弱以为食。济南及益都之高苑,莒之蒙阴,河南之孟津、新安、黾池等县皆大饥,人相食。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民大饥。七月,淮安清河县飞蝗蔽天,自西北来,凡经七日,禾稼俱尽。是岁,大都霸州、通州等五十余州县,皆蝗,食禾稼草木俱尽。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又罄,则人相食。 二十一年(1361),是岁,京师大饥。 二十二年(1362)是岁,河南洛阳、孟津、偃师三县大旱,人相食。 二十三年(1363)正月乙卯夜,广西贵州火,同知州事韩帖木不花、判官高万章及家人九口俱死焉,居民死者三百余人,牛五十头,马九匹,公署、仓库、案牍焚烧皆尽。六月,鄜州宜君县雨雹,大如鸡子,损豆麦。七月,河决东平寿张县,圮城墙,漂屋庐,人溺死甚众。京师及隰州永和县大雨雹害稼。 二十五年(1365)五月,东昌聊城县雨雹,大如拳,小者如鸡子,二麦不登。 二十六年(1366)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篽水溢,深四丈许,漂东关居民数百家。八月,棣州大清河决滨、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无遗。济宁路肥城县西黄水泛溢,漂没田禾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县境七十里亦如之。是岁,泗州濒淮两岸,有灰黑色鼠,暮夜出穴,成群覆地食禾。 二十八年(1368)六月,庆阳府雨雹,大如盂,小者如弹丸,平地厚尺余,杀苗稼,毙禽兽。江西永新州大风雨,蛟出,江水入城,高八尺,人多溺死。 |
|
来自: 草根天文梦 > 《史籍中的自然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