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神经紊乱,四十年的经验,全在这了植物神经紊乱,一般都有少阳证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4-07-02
植物神经紊乱,四十年的经验,全在这了

植物神经紊乱,一般都有少阳证。

只要见到“毛悴色夭”,气色很差,尤其整个气色含而不露,一定有少阳证。

这病,再往后走,就是三阴证。

到了厥阴证,是里虚导致的不足。判断的依据,在于脉象是否有力。

单纯的少阳证,就是不通畅,既有升不上去的问题,也有降不下来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哪一个多一点,就看症状表现了。

少阳,是身体正邪相争的时候,这个阶段能维持好多年。也是从这开始,生病就影响心情了。

所以就会有心烦出现。

正邪相争,是敌强我弱,敌弱我强,好一阵坏一阵。

正气足,就焦躁,正气不足,就抑郁。

植物神经紊乱,是虚劳在前,神伤在后。

虚劳,简单说就是太虚了,至于为什么虚,原因很多,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总之太虚了,身体就无法合成神经递质、各类激素,再严重的话,就要往抑郁、焦虑那边靠。

盗汗、容易醒、容易惊吓,这也算是轻的。

很严重的,我们也见过,整夜失眠,神经系统崩溃,免疫系统崩溃,消化系统崩溃,身上到处发炎。


不知道的,以为真是得了什么绝症。

植物神经紊乱,是既不能补,也不能泻,既不能用热药,也不能用寒药。

难点在哪?

难在:

脉搏时而显得浮起,时而不显,有时身体会感到寒冷,有时则不然。

时而有食欲旺盛,时而则毫无食欲。

精神状态亦是如此,时而困倦,时而清醒。

腹部的不适感也时有时无,腹胀的感觉时而强烈,时而则消失无踪。

小便的颜色时而黄亮,时而清澈。

大便的状态则可能时而干燥,时而稀薄,甚至有时先是干燥后转为腹泻,或是几天腹泻后转为便秘。

舌苔,时而全白,时而偏黄,还可能黄白相间。

疼痛的部位和程度更是千差万别,有的人感到背痛,有的人则是腹痛,有的人是胸痛,还有的人则感觉身体并无疼痛之处。

中医圈里,有个说法:

判断一个中医大夫的辨证水平,就看他能不能识别出少阳病。

评估一个中医大夫的治疗水平,要看他能不能治好厥阴病。

植物神经紊乱,很多人是少阳、厥阴挂一块了,没弄懂伤寒论的中医,基本无解。


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多,用药不同,总结如下:

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扰心不扰胃,瓜蒌清膈,去阳明药。

渴者,去半夏,再加人参、天花粉。人参为补液为主,用麦冬也比党参好,天花粉吸液,半夏消液。

肋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苓桂枣甘汤治奔豚欲发,牡蛎除拘缓。

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

有水饮,加白芍,茯苓也主降。

不渴外有热,去人参,加桂枝,有表邪无内热。

咳嗽,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灵活组方,达表通里,才是植物神经紊乱的处置智慧。


慢慢调,直到气机顺畅了,后面脏腑功能恢复,内分泌也就平衡了,那么多的症状也都一块减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