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赑屃,龙生九子之一,形似龟,好负重,因为其外观更像乌龟,老百姓更喜欢称它为“王八驮石碑”。 驮碑的赑屃,其身态形状无大区别,而其面部大同小异,一般为开口微笑,或双目圆睁,或憨厚可爱,或面目狰狞,特别是头部形态都是昂首直视前方。 清代刘秉权墓碑下的赑屃却是个例外。它没有昂视前方,而是扭过脖子,宛如回首仰望,看着自己驮着的这块御制石碑,极为罕见。此碑在北京应是一个孤品吧。 刘秉权(1632年-1674年),汉军正红旗人,清顺治朝任兵部主事、刑部主事,康熙朝任广东巡抚。后因平叛有功,擢升刑部右侍郎。去世后康熙皇帝亲自为其撰写了碑文,并赐谥曰“端勤”。 “ 赑屃回首”的原因无记载。一种说法是刘墓所在的土岗形似一只神龟,驮碑赑屃扭头回看永定河,取镇水患之意;另一种说法是神龟的前方也是永定河,让神龟向后扭头避免冲进河里兴风作浪;还有一说法,当年刻制赑屃的石料不够,工匠灵机一动将其雕琢成“回头望月”。 刘秉权墓园坐西朝东,面积不大。现墓园遗有墓碑一通,华表一对,夹杆石座一对以及土坟三座,除少数原零散石构件以外其他地面建筑均已无存。 墓碑:碑侧雕有飞龙祥云,碑冠上的蟠龙之间嵌有篆书“敕建”二字,碑文是满汉两种文字镌刻而成,落款为康熙十五年。 华表:柱身是八角型,表面雕满吉祥云纹。南侧华表的云板用铁丝固定,承露盘、朝天吼修复后齐全, 夹杆石:是清代木牌楼所特有的重要构件,主要是起稳固楼柱作用的。300多年的墓园木牌楼早已无影无踪,只剩下一对夹杆石。 刘秉权墓曾多次被盗。2004年文物部门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在地宫内出土了墓志及少量铜钱、金币。 ![]() ![]() ![]() ![]() ![]() ![]() ![]() ![]() ![]() ![]() ![]() ![]() ![]() ![]() ![]() ![]() ![]() ![]()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北京内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