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正骨术与中医祝由术结合应用的探讨

 百草诗窖 2024-07-04

童兆君  


    中医正骨术是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脱位等损伤的重要手段,有着明确的手法和操作规范,以及相应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          

   中医祝由术是古代一种精神疗法,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是咒语画符的迷信道术,但在中医眼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病招数。    其实“祝由术”存在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祝由术”最初是与巫术同源,主要用来医治心理不健全所致之症。 到唐宋时期“巫”“医”慢慢分离成独立的分支,最后才形成现代所谓的“心理学”。 因此,用“祝由术”治病符合当时时代背景,古代自隋朝开始就纳入官方医学范畴,应与“迷信“相区别 ”,中医祝由术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心理疗法,被认为通过调节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来促进康复。

 一、中医正骨术与中医祝由术是可以有机结合的。 

  中医正骨术与中医祝由术相结合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回顾近年来,我采用中医正骨术与中医祝由术结合治疗的骨伤患者临床经验总结,与单纯采用中医正骨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及心理状态。

  结果是,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正骨术组,康复时间缩短,心理状态改善更为显著。 中医正骨术与中医祝由术相结合在骨伤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心理状态。   

    中医正骨术;中医祝由术;结合中医正骨术作为中医骨伤科的重要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手法复位和固定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骨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中医祝由术作为一种传统的心理疗法,在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将中医正骨术与中医祝由术相结合,有望为骨伤患者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正骨术的概述   

   中医正骨术是运用手法诊断和治疗骨折、脱位等损伤的方法,其历史悠久,技术精湛。正骨手法包括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和按摩推拿等。 通过这些手法,可以使骨折、脱位复位,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中医正骨术强调“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在复位固定后,注重患者的功能锻炼,以促进康复。 

三、中医祝由术的概述    

   中医祝由术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心理疗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祝由术通过语言、符咒、暗示等方式,调节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激发患者自身的正气和自愈能力。   中医祝由术认为,人体的疾病不仅与生理因素有关,还与心理、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 中医正骨术与中医祝由术结合的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和心理相互影响。骨伤患者在遭受身体损伤的同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这些心理因素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筋骨失养,延缓康复进程。   中医正骨术主要针对患者的生理损伤进行治疗,而中医祝由术则侧重于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将二者相结合,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达到“身心同治”的效果。



五、中医正骨术与中医祝由术结合的临床应用

1. 术前心理疏导 

   在进行正骨术之前,运用祝由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

2. 术中暗示与鼓励  

  在正骨术过程中,通过语言暗示和鼓励患者,增强其信心,缓解疼痛,提高手法复位的成功率。

3. 术后心理康复   

  正骨术后,运用祝由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促进功能恢复。

六、临床案例分析:  

  在临床过程中,曾经选取过若干例骨折患者,分为两类。一类采用单纯的中医正骨术治疗,另一类采用中医正骨术与中医祝由术结合治疗。对比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及心理状态。  结果显示,结合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功能恢复良好,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单纯正骨术组。

七、结论 

   中医正骨术与中医祝由术相结合,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两种治疗手段,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为骨伤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当然,学术是无止境的,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地探索其作用机制,为中医正骨术与中医祝由术的结合应用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作者简介:

童兆君,出生于湖南平江。九十年代初,在长沙某律师事务所工作,几年后辞职回家,继承和发扬祖传中医外治,尤其是中医正骨术,并先后拜多位老师学技。现在长沙杏元春堂国医馆和松颐堂中医馆坐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