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由孟尝君借助鸡鸣狗盗之辈逃离秦国所想到的3点启示

 mynotebook 2024-07-06 发布于湖南

秦昭襄王原本想请孟尝君来秦国做丞相,但后来却改变了主意,甚至想杀了他。然而,孟尝君利用身边的人和资源,成功地化险为夷。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孟尝君的聪明才智,也给皇帝及其领导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那么,孟尝君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个故事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资治通鉴》原文材料(周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

秦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请。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或谓秦王曰:“孟尝君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哉!”秦王乃以楼缓为相,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求解于秦王幸姬,姬曰:“愿得君狐白裘。”孟尝君有狐白裘,已献之秦王,无以应姬求。客有善为狗盗者,入秦藏中,盗狐白裘以献姬。姬乃为之言于王而遣之。王后悔,使追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时尚蚤,追者将至,客有善为鸡鸣者,野鸡闻之皆鸣。孟尝君乃得脱归。

图片

事件概述

秦昭襄王听说孟尝君是个贤才,就想请他来秦国做丞相。为了表示诚意,秦昭襄王派泾阳君到齐国去做人质,然后邀请孟尝君来到秦国。孟尝君来到秦国后,秦王确实任命他为丞相。但是,有人对秦昭襄王说:孟尝君虽然在秦国做丞相,但他必定优先考虑齐国的利益,然后才考虑秦国的利益,这样秦国就危险了。

秦昭襄王就改变了主意,让楼缓做丞相,把孟尝君囚禁起来,还想杀了他。

孟尝君为了保命,就派人去找秦昭襄王的宠姬帮忙。宠姬提出条件,想要孟尝君的那件狐白裘。但是,这件狐白裘孟尝君已经献给了秦昭襄王,没有办法满足宠姬的要求。

这时,孟尝君的一个门客,擅长偷窃,把那件狐白裘偷了出来,献给了宠姬。宠姬收到狐白裘后,就在秦昭襄王面前为孟尝君说好话,秦昭襄王就放孟尝君走了。

可是,秦昭襄王后来又后悔了,派人去追孟尝君。孟尝君逃到边境的关卡时,关卡的法律规定是鸡鸣时才能放行。当时还很早,追兵就要到了,另一个擅长模仿鸡鸣的门客就学鸡叫,引得周围的野鸡都跟着叫。守关的士兵以为天亮了,就打开关卡,孟尝君就这样逃脱回到了齐国。

图片

解析

这个故事虽然展示了孟尝君及其属下们的聪明和机智,但,还是要记住这一点,《资治通鉴》是给皇帝看的,通过这个孟尝君的故事,皇帝及其当领导的,能有什么借鉴?

孟尝君在危机关头能够利用身边的人和资源,化险为夷。孟尝君先是通过宠姬的影响力来改变秦昭襄王的决策,这是典型的“以柔克刚”的策略。

所以,当领导的要警惕“枕边风”啊是不是!影响决策呢!所以《素书.遵义》中讲“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

第二,孟尝君能够善用门客的特殊技能,如狗盗和鸡鸣,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我们要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和人脉,灵活应对。所谓“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是也。

第三,孟尝君的故事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谋斗争。秦国与齐国之间有博弈,但当他们没有争斗、处于稳定期的时候,又会有人才方面的交流。所以秦国才会想要齐国的孟尝君来做丞相这一举动,而且秦国也吸纳其他诸侯国的人才,所以秦国人才济济。

而其他诸侯国大多人才流动固化,比如魏国,自魏文侯之后的各个君主,大都只重用魏国本地人才,尤其是魏国贵族公室人才。所以魏国人才逐渐凋零,魏武卒也一蹶不振,魏国国力下滑严重。

在职场中也是如此,不要陷入二极管思维,非黑即白,要学会从利益角度来考虑团队、合作方之间的关系,而不要用私人间的爱恨情仇来用到职场工作中。不然,春秋战国各诸侯之间经常打仗,那还会有交流合作联盟呢?

秦昭襄王为了使用孟尝君,一是给他丞相的位子,二是让泾阳君到齐国去做人质,可见孟尝君的“贤名”是多么地深入人心。

图片

之前我们讲过孟尝君于公来说,他其实是个奸雄,影响了齐王的统治,他不值得领导者推崇。

但当时信息不畅,秦昭襄王此时也还年轻,容易有偶像崇拜,、难免也会被孟尝君的声名所欺骗。即使孟尝君真的是有贤名,可吸纳了外来人才,像孟尝君这样的,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这又该如何是好?

孟尝君他是齐国贵族宗室人员,他的爵位、资源、财产基本都在齐国,也就是说孟尝君的根基在齐国,而且齐国的国力也依然还是雄厚的,孟尝君这样的人难免也就会以齐国为本。

而像商鞅、张仪、公孙衍、范睢等人,他们在母国没有根基,反而在秦国获得了名望地位,所以他们会以秦国利益优先。

所以,要不要使用外来人才,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地任用,也不能一味地拒绝。姜太公在《六韬.文韬》讲的“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就是这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