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 后准新娘婚前立遗嘱遗产归父母事件评析

 璞琳说法 2024-07-13 发布于江西

推荐阅读:黄璞琳有关民商法的文章与资料(三)
黄璞琳有关社会事件的评论文章(一)
——————

90 后准新娘婚前立遗嘱遗产归父母事件评析

黄璞琳

这是对父母负责任的做法,尤其是当个人当时名下房产等重头资产是父母倾囊资助而来时,立好遗嘱确定相关遗产归父母,是对父母晚年生活的有效保障。

目前步入婚育年龄的年轻人,一般是千禧年前出生的一代,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父母一般会倾尽全力,为自己孩子购置一套房产护身或者用作生活居住。尤其是独生子女在一线二线城市工作的,作父母的都会倾尽全力资助自己孩子购置一套房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明天与意外,谁先谁后,真的不好意料。谁都不喜欢意外,更不希望意外事件落在自己身上。好事不会被说坏,未雨绸缪才是最好。立遗嘱,也是对可能的意外,提前作应对的有效安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7条和第1130条,配偶、子女、父母,都属于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一般是均等继承遗产份额。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遗产一般是由配偶、子女、父母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均分的(特殊情况是:法定继承人协商同意的,可以不均分;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法定继承人可以多分,等等)。

人性,是不能用来考验的。婚姻期间,如果一方发生意外突然离世,又没有立遗嘱的话,那其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个人财产,以及婚后夫妻共同财产中分割部分,都要作为遗产按照法定继承由配偶、子女、父母继承。这种情况下,如果婚前房产本就是父母资助,婚后出现意外却要由配偶与父母一起进行法定继承,那父母可能就会觉得心理难平衡,尤其是房产本就是父母倾尽其全力才资助购买的。

所以,年轻人婚前立遗嘱,明确自己婚前的房产等重头资产由父母继承,可以防止意外发生后还给家人带来新的纷争,也对自己父母的老年生活增添一份保障。当然,遗嘱也是可以随时修改或者重新订立的,如果资产、家庭关系等出现重大变化的,建议及时修改或者重新订立遗嘱,作出更好更适宜的安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