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中山路——山东游(21)

 梁溪镜明 2024-07-14 发布于江苏

  青岛有条著名的商业街---中山路,它不同于其它城市的是它有着饱经沧桑的历史:青岛有50年的殖民统治历史,中山路是这段历史的晴雨表。1897年德国人占领了青岛,将这里分为两段,南段为洋人居住区,名字叫“斐迭里街”。北段属国人居住区,俗称"大马路"。

1914年开始,日本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了8年的殖民统治,这条路改名为“静冈町”。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更名为“山东路”,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路”。沦陷时期,改为山东路,抗战胜利后又复名中山路,直到现在。

中山路这条1500米长的百年老街,在老青岛人的心中已流淌了一百多年,“南洋北中”的格局使得中西文化在中山路融合,形成了百年老街的独特魅力。老字号商铺大多建于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发展到三四十年代,组成了中国最繁华的街区之一。“身着谦祥益,头顶盛锡福,手戴亨得利,喝酒春和楼,吃药宏仁堂……”这句包含了青岛多家老字号的顺口溜至今传诵。

在中山路南端,浙江路口向东看,一座双塔教堂矗立在高坡上。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塔身高56米,占地面积1148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4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前山东省最高的建筑,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

教堂以黄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纹案。窗户为半圆拱形,大门上方设一巨大玫瑰窗,两侧各耸立一座钟塔,塔尖上各竖立一个4.5米高的十字架,塔内悬有四口大钟。教堂的东侧花坛的中间的石座上,立着圣母玛丽娅塑像。

进入教堂,是一个高达18米,可容千人的宽敞明亮的大厅,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透射出柔和的光线。大厅东西两侧设有走廊,后面设有两个大祭台,四个小祭台,厅的穹顶绘以圣象壁画,灯光炫目,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氛。屋顶覆盖舌头红瓦,其气势庞大,且又古朴典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