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心脏健康!请查收这份护心时间表~

 营养师蓝冰滢 2024-07-14 发布于河北
你有多久没有倾听过自己心跳的声音了?

01

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知疲倦地为我们输送着生命的养料。

然而,快节奏的生活、巨大的压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却在无形中让它不堪重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31%。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成为了“受害者”。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保护心脏健康,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心脏最脆弱的5个时间段,以及日常生活中保护心脏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快来收好这份「护心时刻表」吧!


02

心脏最脆弱的5个时间段,你中招了吗?

心脏虽然强大,却并非坚不可摧。一天24小时中,它也有几个相对脆弱的时段:

1. 清晨苏醒时 (6:00 - 9:00): 

经过一夜的休息,人体由副交感神经主导,心跳和血压相对较低。但清晨也是交感神经开始活跃的时间,血压和心率逐渐上升。

这种快速的变化,对于原本就有心血管问题的人来说,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护心建议:

l 早晨醒来后不要急于起床,可以先在床上躺几分钟,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让身体逐渐苏醒。

l 起床后不要马上进行剧烈运动,可以先喝一杯温开水,促进血液循环。

l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起床时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按时服药,避免意外发生

2. “情绪过山车”: 

无论是突如其来的愤怒、悲伤,还是过度兴奋,都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更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护心建议:

l 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

l 可以通过深呼吸、听音乐、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l 当情绪过于激动时,要及时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3. 剧烈运动后: 

运动虽然有益健康,但如果运动强度过大,心脏负荷也会随之增加。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更容易造成损伤。

护心建议:

l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l 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放松。

l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l 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4. 饱餐后: 

大量进食后,血液会集中到消化系统,导致心脏供血相对减少。容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

护心建议:

l 避免暴饮暴食,提倡少量多餐。

l 餐后不要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可以适当休息片刻。

5. 睡眠不足时: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护心建议:

l 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每晚7-8小时。

l 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l 睡前营造轻松的环境,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脑。



03

 心脏SOS:识别心脏的求救信号

当心脏遇到麻烦时,会通过一些微妙的信号向我们求救。了解这些信号,就是在守护我们的生命线:
l 胸痛或不适:感觉胸部有压迫感、疼痛或不适,这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迹象。
l 呼吸困难: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出现呼吸急促,尤其是在活动时,可能是心脏问题的信号。
l 心悸:心跳感觉不规律或跳动过快,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
l 晕厥或头晕: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可能导致大脑短暂缺血,出现晕厥或头晕。

l 水肿:腿部或脚踝的肿胀可能是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体液积聚。
l 极度疲劳:即使没有进行剧烈活动,也感到异常疲倦,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一个迹象。
l 恶心或胃部不适:心脏病发作时,有时会伴随恶心或胃部不适。
l 冷汗:突发的冷汗,尤其是在伴有胸痛时,可能是心脏问题的紧急信号。


04

守护心脏健康,从点滴做起!

了解了心脏的“脆弱时刻”及求助信号,我们更要行动起来,用心呵护这位“生命引擎”:

1. 健康饮食,合理膳食:

· 选择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

· 控制盐的摄入,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2. 坚持运动,适度锻炼:

·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行等,注意心率不超过基础心率的20%。

·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注意放松。 

3. 戒烟限酒,健康生活:

· 吸烟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尽早戒烟!

· 过量饮酒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建议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4.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

5. 控制体重,保持心情愉悦:

· 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应尽量维持在18.5≤BMI<24.0。

· 学会释放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发现,乐观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悲观的人低35%。

6. 定期体检,关注心脏健康:

· 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监测。2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两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40岁以上则应每年测量。

· 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80%的心脏病可以得到预防或控制。


心脏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关注心脏健康,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

从现在开始,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用心呵护我们的心脏,享受健康、活力的生活。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师。)




END

图源|网络 侵删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小心!这8大饮食习惯正在吃坏你的免疫力!


40+女人,别慌!4种“天然黄体酮”,让你比同龄人年轻5岁!


三伏天多吃这4种瓜,中药不用找,身体自然好!


失眠、睡不好?这6种食物越吃睡眠越好 建议赶紧收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