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全网窒息的“智商税”,消失10年后,成变美神器,90天卖出一个亿,专家:别买!

 普象工业设计 2024-07-15 发布于上海

背背佳,爆火!

“90天卖出一亿”的新闻,都听说了吗?


靠着“坐直了,挺拔了,自信从此开始”的口号,

背背佳早在零几年,火遍大江南北。

90后多少人曾被这东西支配,在教室里坐得仿佛“头悬梁,锥刺股”。

一拉,二粘,三挺拔。

“死去”的记忆,又开始攻击我。


而这次翻红,来得很突然。

博主带货,明星流量加持,

背背佳摇身一变,成了年轻人争抢的“好体态”必备工具。

这老网红,真的有用吗?



被拿捏的90后

27年前,背背佳首次出现在电视广告上,

创始人杜国楹花5000块钱买下矫正带改进版专利,

转手创出新品牌——背背佳。

上至央视,下到地方台,30多个电视频道都开始播放背背佳的广告,

甚至请来了国家体操队做代言,俨然国民产品的姿态。

▲背背佳宣传片 片段

于是,90后成了背背佳的第一批“试验者”。

平时驼背写作业,穿上背背佳就是青春飞扬的好少年。

“一分钟,就能矫正孩子体态”,

这一点,正中父母们的下怀,多贵都得给孩子买!

好景不长,背背佳遭遇大规模投诉,

有父母表示,孩子在穿着背背佳后,脊柱受到了不可逆的伤害。

紧接着,官方纸媒下场报道,穿过背背佳的一些学生,有腰椎前凸,胸椎后凸的症状,

不及时干预矫正,将进一步演化为脊柱滑脱,肌肉力线不正确等严重疾病


十几年过去,都以为它凉了,

可没想到,它翻红了。

浪姐第一季播出时,张雨绮,宁静,伊能静等姐姐就在节目里穿背背佳,刷足了存在感。

今年5月,背背佳官宣白鹿为代言人。

新的目标群体很明确——长时间面对电脑,久坐,弓腰塌背的打工人。


很快,20多年前的那批90后,再一次跳坑。

薄背,挺肩,好体态,把年轻人的身材焦虑,营销得明明白白。

博主们还将背背佳作为ootd的一部分,“背背佳女孩”、“背背佳男孩”应运而生。

女生穿上,是青春萝莉,

男生在衬衫外面穿上背背佳,名曰“禁欲系”,

朋友们,谁家正经人这么穿背背佳啊?


实际上,这些标价两三百的矫形产品,一来浪费钱,二来有受伤的风险。

不少网友反馈,一天四小时,并没有效果,倒是腋下被勒得生疼。

专业医生也曾公开呼吁,理性对待此类矫正器的营销噱头,

“通过整体限制骨骼位移的方式来达到矫正的目的,本身理念就是错误的,是不符合人体脊柱骨骼发育的特点和要求的。”




服不完的“美役”

其实看到这,大家也知道象君今天主要想聊些什么了。

古有束身衣,今有背背佳,“美丽刑具”遍布各个赛道,拿捏人们的身体各个部位。

脸上的雕脸面罩,耳朵上的精灵耳贴,背部的十字棍,腰部的束腹带,腿上的压力袜......

这一全套上身,还有几人能完好走出“美丽的牢笼”?


社交平台,隔三差五,就有“美丽刑具”上新。

火了一整个暑假的“八字形瑜伽环”,还记得吧?

辅助拉伸的工具,在爱豆的带动下,成了瘦小腿的神器。

网友激情下单后却发现,卡不卡得进另说,这玩意戴上5秒钟都嫌疼。


老网红“足弓训练器”,传说中能改善扁平足,拇指外翻,还能瘦腿提臀。

这么多好处,高低不得试试?

网友体验完,反手就是一个差评:

“5个脚趾塞进去仨,让我感受紫薇受刑的名场面呢?”


去年,被网友吐槽的光腿神器,设计得简直像是“裹小脚”。

“亲亲,咱家的神器穿上就能一键瘦腿哦。”

卖家一说,买家一听,上头!

于是,姑娘们一边在“双腿好似打了石膏”的僵硬里苦苦忍受,一边在内心呼喊“冬天,就要美美的”!


靠着“美丽刚需”,造“神器”的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

xxxxs的束腰下,人均“活体芭比娃娃”,

蜜蜡脱毛的撕扯感后,到底是谁引发这场“体毛霸凌”?


而这场以“美丽”为名的战争,早在几百年前就开始了。

上世纪的欧洲,女性之间曾流行一款名为“霍布裙”的服饰,

高高的收腰,以窄为特色,在裙长及脚踝的情况下,拼命收紧下摆,强调女性曲线,

确保女性每一步不足三英寸(7.62厘米),并以这种步伐为美。

不少女性因此受伤,1910年巴黎赛马场上,马失控狂奔,撞上一位因霍布裙而躲避不及的女性,致其身亡。


到了现代,成人装尺码也大有“复古”的苗头。

XXL只能容纳115斤女性穿着,优衣库童装成了女性的“最终归宿”。


当时尚走偏,不是美丽,而是镣铐,是对身材严苛审判的助燃剂。

就拿修饰腿部曲线的高跟鞋来说,自带优雅buff的红底高跟,穿上分分钟让你脚趾变形。

硬到怀疑人生的名牌鞋,“极限穿着2000步”,堪称磨铁神器。

每年有人吐槽,但每年依然有人激情下单。

新的产业链也由此催生——磨脚贴。



固然好的磨脚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刑具”们带来的痛苦,

可谁都没有呐喊出心底的终极疑问:

既然这么难受,就不能不美吗?



别急,在脱了

容貌、身材焦虑仍在继续,

腰不能粗、肩不能圆、腿不能短,依然是主流审美,

但我们也可以很欣喜地发现——

已经有人开始了“脱美役”的行动

▲图源@Legend Zhu

夏天,人们不再追求小皮鞋的精致感,

一双洞洞鞋,走遍天下。


脱下高跟鞋,穿上阔西装走红毯。

如果哪一天有人身着lulu上场,想来,也不奇怪。


文胸告别传统刚圈,越来越多品牌以女性舒适为先。

让身体器官,从“聚拢好形状”中解脱。


日本很早就发起了“反对强制穿高跟鞋上班”的运动,

很多企业纷纷改革,不再要求女性按传统礼仪和社会期望穿高跟鞋上班。

日本航空也从2019年4月起,卸下了空姐的高跟鞋。


商场里,细巧的高跟鞋卖不动,国民运动鞋冲榜第一。

人们越来越明白,

与其在Jimmy Choo里苦苦挣扎,不如每天抽空运动,换一个健康的身体。


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无论是为了体态购买矫正工具,还是为了美丽而穿着不舒适的服饰,

这些行为本身,并不该被批判。

为美丽“上刑具”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舆论驱使下的集体行为,

刻板印象,加上反复宣传,才有了人们不由自主的遵循。


我们包容一切美丽的形式,

却不必迎合世俗的审美改造自己,

而是将自我感受视为一切的前提。

别忘了,一句“自在地活着”,比任何外表的赞美,都难得。

图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