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虚出虚汗,天热手脚冰凉,张仲景这2味药要记牢,帮你补足阳气,驱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4-07-19 发布于江西
阳虚出虚汗,天热手脚冰凉,张仲景这2味药要记牢,帮你补足阳气,驱散寒邪

最近进入三伏天了,天气热起来了,但却有好多人后台给我留言说:李老师,动不动就满头大汗,手脚反而冰凉是咋回事?

有些人到了夏天身上总是湿哒哒的,吹空调又怕冷,多穿两件衣服就冷汗直冒。
这其实就是阳气亏虚,寒邪作祟。阳气不足者,不能抗寒邪,风寒湿邪滞留不去,体内的阳气不足以固摄汗孔,对汗液的排泄控制减弱,就会出现汗液增多、出虚汗等情况。

而阳气不足、寒湿滞留还会导致血行不畅,血液不能很快的运输到四肢,再加上汗液流失过多进一步损失本就不多的阳气,如此循环下去,就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等症状。
而针对这些症状,早在二千多年前张仲景就给出了解决办法——桂枝附子汤,主药是桂枝配炮附子,另外加入了芍药、生姜、炙甘草以及大枣。

桂枝性温,味辛、甘,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能调节毛孔的开合,增强身体对汗液的控制,但是针对津液已经流失很多的人,单纯的用桂枝显然不行,因此需要再加上炮附子。

《本草汇言》中就有记载:“附子,回阳气,散阴寒。”
为什么用炮附子而不用生附子呢?

炮附子是用沙子烫的,把沙子烧热,附子倒里面一烫,作用是从表往里补心阳的,大补脾、心、肾之阳,是补阳第一要药,有了它,阳卫之气就得到源源不断地补充。

相对应的生附子,它是回肾阳,从里向外消阴破积的,因此,针对恶性肿瘤、囊肿、子宫肌瘤等,往往就会用到生附子。

另外添加了生姜、大枣和芍药,用以解表散寒、敛汗养阴血,甘草则和桂枝搭配,补气卫阳。
这样一来,阳气补足,肌表固摄,津液不再随汗液排出,气血也养足了,手脚冰凉等情况自然也就好了。
#肾阳虚##阳气##吃什么补阳气##中医##虚汗##手脚冰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