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规·课堂 | 测绘那些事——近现代的地图发展

 听涛品海 2024-07-24





上一期我们简述了以朝代为单元来看地图的发展,本期小编将带您了解近现代地图发展是怎样的呢?

中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地图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直至明代,中国地图和地图学始终领先于西方国家,只是清代,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后又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学技术未能很好发展,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图片
20世纪上半叶的旧中国,从30年代开始学习和引进德国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形图,但测图进展缓慢,直到1949年才完成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1934年编制出版《中华民国新地图》,该图集采用圆锥投影和1000多个实测天文点控制,并首次用等高线分层设色表示地貌,是中国早期现代地图集的优秀代表作品,在当时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整体而言,20世纪上半叶以前,中国的地图与地图学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图片

(中华民国新地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测绘和地图事业的发展,全国地形图的测绘与编制,各种类型的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等编制与出版,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与互联网地图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军事与科研教育等各方面的需要。

图片

 (1950年浙江省地图)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开始按统一的大地坐标网与制图规范测制国家基本地形图。至20世纪90年代,1:10万比例尺~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已覆盖全国。2005年在完成中国西部1:5万地形图测制后,1:5万地形图也覆盖全国。这是新中国测绘与地图事业的重大成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数字测绘与制图技术先后完成全国1:100万、1:25万和1:5万数字地图与数字地形模型,这标志中国国家基本地形图的测制技术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编制出版了各种比例尺全国、各省区及市县普通地图,满足了各级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对普通地图的广泛需求。各专业部门也对全国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进行全面勘测与调查,完成一大批各类专题地图。

图片

(中国森林图)

1956年《中国国家大地图集》列为《中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项目。由普通地图集、自然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历史地图集四卷组成。其中自然地图集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复杂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阐明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普通地图集仅完成了省区地图部分,其他各卷因“文化大革命”完全停顿。1982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测绘总局“关于继续编纂出版国家大地图集的报告”,重新组织国家大地图集的编制。经过20多年20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1700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先后编制出版了《国家农业地图集》、《国家普通地图集》、《国家经济地图集》、《国家自然地图集》(重编)、《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中国国家大地图集》是自然、人口、经济、社会与历史地图的完整汇编,是中国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经济学与历史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概括与总结,全面采用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与自动制版最新技术,出版以后获得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是“中国现代地图学发展的里程碑”。中国国家大地图集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且它推动了中国现代地图学的发展,促进了地图学人才的培养,提高了中国地图学在国际地图学界的地位和声望。在国家地图集的带动下,编制出版了一大批省、市地图集和全国性专题地图集。
 

图片

(《中国综合地图集》(普通地图部分)沭阳-淮安-上海-芜湖-乐清-丽水-杭州)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遥感技术应用试验研究已在全国范围迅速展开。80年代后期,遥感制图从假彩色合成与目视判读,发展到了计算机图像数字处理与自动分类制图。遥感技术已在地质、地貌、土壤、林业、土地利用、土地资源、气象、海洋、农业、水利等各项专题制图以及区域综合系列制图中广泛应用。例如,山西省与陕西省遥感农业资源调查与制图、内蒙古自治区遥感草场资源调查与制图等。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还利用美国陆地卫星TM遥感影像,完成了全国1:10万土地利用图并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我国自行研制与发射的资源卫星和风云气象卫星已分别在我国资源调查与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气象预测预报及其专题制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

 (海南岛地势图)

中国计算机制图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组织设备研制与软件设计,到80年代后期建立计算机专题制图软件系统,实现了从传统制图工艺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根本变革,达到了90年代末的国际先进水平。新中国地图与地图学经过60多年的迅速发展,已实现从传统手工测绘与制图到全数字化、自动化的根本变革。目前遥感技术已发展到多层面(空间站、多种卫星、飞机等)、多波段光谱、多频率雷达、多时相、全天候、高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与高光谱分辨率)的多源遥感数据的空天地一体化观测系统。以及我国互联网发展极其迅速,互联网也成为了地图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平台。

图片

 (2010年浙江地形图)
地图学将随着时代的脚步而不断向发前发展。在这个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经过研究和实践下,新的地图学理论体系一定会建立起来。
图片




本期跟着小编了解近现代的地图发展,下期我们将带着大家了解测绘地理信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下期不见不散!
(注:文中图片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来源:测绘院
文:陈嘉伊
编辑:赖俭
一审:朱宏斌
二审:金树平
三审:王小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