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泌尿系统感染的问题更容易出现。 不少人对此挺避讳,平常尿黄尿痛时不关心,等轮到尿血的时候就傻眼了。 还有部分患者觉得那地方难以启齿,觉得尿血肯定是上火了,自己在家随便吃点消炎药,一拖再拖,得,拖出大毛病了。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尿道口发烫、老是想尿尿、尿了还觉得没尿干净等。在西医里叫泌尿系统感染,中医叫淋症。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生病的地方难以启齿,就不想去看病,要知道医者面前无性别。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夏天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 1. 出汗多,饮水少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出汗量大,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尿液就会浓缩,排尿量减少。尿液对尿道的冲刷作用减弱,细菌容易在尿路滋生和繁殖,从而引发感染。 ![]() 2. 卫生习惯不佳 夏季人们穿着较为轻薄,私密部位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的侵袭。 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勤换内裤、不及时清洗私密部位,细菌就有机会进入尿道引发感染。 就像有些人在夏天喜欢去公共泳池游泳,如果泳池的水不干净,或者游泳后没有做好清洁,也可能导致尿路感染。 ![]() 3. 久坐憋尿 长时间坐着工作或学习,会导致盆腔和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再加上夏天人们往往懒得动,容易憋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给细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比如办公室白领,一忙起来几个小时都不去厕所,就容易引发尿路感染。 ![]() 4. 饮食不当 夏天人们喜欢吃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或者过度饮酒,都会导致体内湿热内生,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感染的几率。 5. 抵抗力下降 炎热的天气可能使人睡眠不足、疲劳,有些人在夏天熬夜追剧、作息不规律,身体抵抗力降低,就容易被细菌“趁虚而入”。 ![]() 找到了病因怎么治疗呢? 首先得清热泻火,然后要利水通淋。 有个方子叫《八正散》,专门解决尿路上的问题。 八正散:滑石 10 克、川木通 10 克、车前子 10 克、栀子 10 克、大黄 10 克、生甘草 10 克、扁蓄 10 克、瞿麦 10 克,再加上少许灯芯草。 君药是滑石和川木通。 ![]() 滑石摸起来很滑很细腻,能让排尿更顺畅;川木通既能清心上的火,又能排下身的湿热,它们俩一起能清热利湿通淋,让湿热通过小便排出去。 臣药是车前子、扁蓄、瞿麦。 这三种药是清热利湿的重要药材,和滑石、木通配合起来,清热利湿通淋的效果就更好了。 佐药是大黄和栀子。大黄在清热药里就像将军一样厉害,能把热邪从大便排出去;栀子能清身体上中下三焦的热,把热从小便导出去。 ![]() 灯芯草很轻,能清心、导热。 中医里说到“导”,就是给邪气找个出路排出去。 生甘草在这个方子中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调和其他药材,另一个是它味道甜能缓解一下滑石、木通、大黄、栀子这些泻火药的药性,免得伤害身体的根本。 再跟大家分享一下遇到尿路管有结实的加减变法。 如果是石淋,就是泌尿系统有结石(像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引起的淋症,就在八正散里加上金钱草、海金沙、石韦这些能排石的药。 ![]() 如果是膏淋,就是小便比较浓稠,浑浊得像米汤,上面还有浮油,就在八正散里加上石菖蒲、萆薢。 如果是血淋,就是因为膀胱有湿热,热得太厉害把脉络灼伤了,导致尿尿疼、尿里有血(尿里有潜血或者能直接看见血)。 就在八正散里加上生地、小蓟、白茅根这些清热凉血的药。 这个方子在现代临床上,常常用来治疗经过诊断属于湿热淋症的下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膀胱炎、急性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