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作文:《我为家庭守护爱》

 左手作文法 2024-07-27 发布于浙江
我为家庭守护爱
“啪”,刚走进巷口,大老远就听到摔杯子的声音,我的心不禁一紧,急忙朝家里跑去。迎面碰到了邻居,从她的眼神我就知道——准是我家又出事了!
到了家门口,又听见屋子里“乒乒乓乓”的一阵混响,接着是妈妈的哭喊声。“天啊!都交上手了啊!”我急忙跑进屋里,只见妈妈满脸是泪,头发蓬乱,外衣也被扯破了,而爸爸呢,形象也差不多,只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罢了。
“这种日子我受够了,离婚!离婚!”妈妈的女高音险些刺破我的耳膜。我呆呆地望望妈妈,又望望爸爸。妈妈一副要弄个鱼死网破的样子,爸爸呢,仍旧是老做派:把事情看大了却不能收场,一副温吞水的态度。“不就是打打麻将吗?打麻将怎么了?难道违法吗?警察不管要你来管?”妈妈虽然文化不高,但吵架可一点不含糊,反问像连珠炮一样。此时爸爸却只有听的份了。我木然了,又是为了打麻将!爸妈为这事吵过不止一回了。唉!
你说老祖宗发明什么不好,偏偏发明这个玩意儿?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家庭!真是作孽!
“爸,妈,你们别吵了。我饿了,吃了饭还要复习功课呢。”我寻机转移话题,心里七上八下,既怕他们真的分开,又希望自己的话能奏效。
妈妈一听这话,慢慢止了哭声。我不失时机地递上纸巾。“你等等,我去做饭。”妈妈擦干了眼泪,准备下厨房了。
“离就离!”妈妈要休战了,爸爸却硬起来,一声炸雷般的吼声吓了我一跳。他脸上的肌肉剧烈抖动着,看来真是生气了。我连忙打圆场:“爸爸,你可要想清楚:你们离了没关系,我可怎么办啊?还有不到一个月就中考了,帮帮忙,等我考完了再离婚好不好?”
此时屋里出奇的安静,好久,听到爸爸一声重重的叹息。妈妈内疚地看着我,又惶恐地瞟了一眼爸爸,默默地站起来,用手背拭了一下眼泪,又把凌乱的头发捋了捋,向厨房走去。爸爸也默默地拿起扫把开始打扫战场。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和平的曙光终于来到了!我为自己出色地完成维和使命感到骄傲。
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饭菜的香味,地面也干净了,除了双方凌乱的衣服,家里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吃饭时,我一边为爸妈夹菜,一边哀怨地说:“我爱你们,谁都不能失去。希望这是你们最后一战,请你们记住这一天,永远不要忘记。我真心希望,从今天起,我们家能充满更多的笑声和温暖,让爱永远住在我们家。”爸爸妈妈对视了一下,冲我使劲地点了点头。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相信:“战争”不会再来了。


起承转合结构
起:文章以摔杯子的声音为开头,迅速引入了一个紧张的家庭场景,设置了悬念,让读者对后续情节产生好奇。
承:接着,文章详细描述了家庭冲突的爆发,包括妈妈的哭喊、爸爸的态度、双方的争吵内容以及作者的内心感受。这一部分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人物刻画,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家庭的紧张氛围。
转:在冲突达到高潮后,文章开始转折,作者通过机智的言语和行动进行调解,使得家庭冲突暂时得到缓和。这一部分展现了作者的智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合:最后,文章以家庭的暂时和解和作者的期望作为结尾,回应了开头的悬念,深化了家庭和谐与亲情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同时,通过描写家庭的温馨氛围和作者的内心感受,使得整篇文章情感饱满、意义深刻。


1.悬念设置与逐步揭示:开头通过摔杯子的声音和邻居的眼神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好奇心,想知道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随后逐步揭示是父母因为打麻将的事情吵架,直至提出离婚,悬念逐渐升级。
2.场景切换与细节描写:文章通过场景切换(巷口、家门口、屋里)和细节描写(如妈妈的哭喊声、爸爸的形象、凌乱的衣物)来构建紧张的氛围。细节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3.对话与冲突展现:通过大量对话来展现父母之间的冲突和争执,以及“我”作为调解者的角色。对话内容既体现了人物性格和情感,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情感转折与和解:“我”通过提出吃饭和复习功课的理由,成功转移了话题,使妈妈的情绪得到缓解。爸爸虽然一度强硬,但最终在“我”的劝说下选择了妥协。情感转折自然,和解过程符合人物性格和情节逻辑。
5.结尾寓意与升华:结尾部分通过“我”的哀怨和希望,表达了对家庭和睦的渴望和对爱的坚守。爸爸妈妈的对视和点头,寓意着他们理解了“我”的用心,也预示着家庭的和平与温暖。结尾升华了主题,使文章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矛盾的解决,更是对爱与理解的深刻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