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字系列:释“碑”

 云青风 2024-07-31

        碑,由“石、卑”组成,“卑”为“碑”之初文,皆用其义。配音“卑”,阴平。为“卑”之后起字,本义是石碑,早期多当拴马桩用。后来,石碑的功能由拴马桩逐渐演变为勒石记事、歌功颂德。

        《仪礼·聘礼》东面北上,上当碑,南陈。又,醯醢百瓮,夹碑,十以为列,醯在东。《郑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公食大夫礼》陈鼎于碑南,南面西上。又,庶羞陈于碑内,庭实陈于碑外。《礼记·檀弓下》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杂记下》宰夫北面于碑南。《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淮南子·道应训》顾见卢敖,慢然下其臂,遁逃乎碑。《西京杂记·第三》平陵人生为立碑于吴章墓侧,在龙首山南幕岭上。《东观汉记·窦贵人》帝追思之,诏史官树碑颂德,章自为之辞。《初学记》碑,以悲往事也。今宫室、庙屋、墓隧之碣,镌文于石皆曰碑。《文心雕龙·诔碑》又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

        《释名·释典艺》碑,被也。本王莽时所设也,施其辘轳,以绳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葬时所设者,盖今神道碑也。《说文》竖石也。从石,卑声。《徐铉》古宗庙立碑,以系牲耳,后人因于其上纪功德。《段注》秦人但曰刻石,不曰碑。后此,凡刻石皆曰碑矣。凡刻石必先立石,故知:竖石者,碑之本义。《广韵》本葬时所设,臣子追述君父之功以书其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