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节炎10年反复,沈绍功教授一张处方,从根源去除顽疾

 恒修 2024-07-31

关节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它能引起疼痛、炎症、行动不便、卧床不起乃至于残疾,被称为“世界头号致残杀手”

风湿性关节炎是我们日常常见的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的疾病,严重者有的会出现肢体关节受累肿胀、僵硬、变形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表现。每逢下雨的时候,天气转凉潮湿,关节就会疼痛,这种慢性病就像个定时炸弹,随时会干扰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行。

病情进展时引起游走性、多发性大关节炎,以肩、肘、腕、膝、踝等大关节受累为主,局部可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和压痛,可反复发作,也会出现反复的低热,后期则会出现关节的肿胀和变形,引起关节活动受限

01

关节炎急性发作,度日如年

当年,李女士深受这种慢性疾病的伤害,十年之久,度日如年,在病友的推荐下,找沈氏女科沈绍功教授看诊。

临床医案

李某,女,41岁,2005年3月11日初诊(惊蛰

病史:

患风湿性关节炎近10年四肢关节疼痛肿大僵硬畸形,时轻时重,疲劳或气候变化则加重。伴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腰脊重痛,腰腿酸软。 

检查:

舌淡苔薄,脉象细数。面色觥白,四肢不温,关节强直变形。

在中医看来,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引起免疫系统疾病,属于“痹症”的范畴

《内经·痹论篇》中讲,“风、寒、湿”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而这位前来就诊的李女士,她的风湿性关节炎就属于正虚不能抗邪,风寒湿邪久稽不去,阻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肢体关节不荣,出现四肢关节疼痛肿大,僵硬畸形等症状。

02

风湿性关节炎,实际是肝肾不足

仔细分解李女士的病症,她已经患病将近10年,病久伤正,正气虚弱,不耐疲劳,不耐邪侵,以致疼痛时轻时重,“痹症”缠绵;

久痹致虚,“虚则不荣”,皮肤感觉麻木,肌肉运动不良甚至萎缩,筋骨拿滑活动受限,经脉失养,而为关节强直变形;

气衰血少,则见面色㿠白,神疲乏力,短气自汗;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故腰腿酸软;

舌淡苔薄,脉象细数皆为肝肾亏耗之象。

经辨证,其病位在关节四肢,证属——肝肾不足,经脉失养。

诊断为:虚痹,肝肾亏虚,经脉失荣证

03

“痹症”缠绵,有方可医

患者风寒湿痹日久,耗气伤血,肝肾亏虚,故治疗应以扶正为主,侧重益气和营,培补肝肾

同时由于正虚不能抗邪,风寒湿邪久稽不去,可出现虚实夹杂证候,所以又应兼以搜风散寒,除湿通络,标本同治,此乃治疗虚痹有效大法。

根据辨证,沈老以“培补肝肾,佐以祛邪”为思路,拟《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述的独活寄生汤进行加减

临床处方

独活寄生汤

独活10g,秦艽10g,生杜仲10g,防风5g

桑寄生10g,桂枝10g,陈皮10g,云苓10g

泽泻10g,木香10g,当归10g,生芪15g

川芎10g,生苡仁10g,川牛膝10g 

方中独活、秦艽、防风专攻祛风湿、止痹痛,为风湿常用效药;

辅以生杜仲、桑寄生、川牛膝,补益肝肾,兼祛风湿,治虚痹;

当归辛行温通,补血活血、散寒止痛,为活血行瘀之良药;配以黄芪当归补血汤之意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

茯苓、陈皮、生苡仁,泽泻几味药材,则有利水渗湿,清热排脓,健脾止泻,舒筋疗痹之功效。

桂枝、川芎两味药温通血脉,并助祛风

肝肾同源,气血同根,用当归补血汤补益气血,增加调补肝肾力量

诸药合用,使风湿得祛,肝肾得补,气血得充,扶正祛邪,标本同治,诸证自除。

04

药到病除,重见幸福

定期复诊,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4剂后,疼痛减轻,乏力气短及腰腿酸软缓解,汗多如旧。

正气来复,加强固表止汗、活血止痛之力,上方加白术,防风改用10g,生黄芪改为30g;并加地龙、丹参,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之效。续服14剂,自汗已止,疼痛已不明显。

上方改为每晚服1煎,上、下午各服木瓜丸6g。1个月后复诊,除劳累后偶感关节轻痛,强直变形依存,余无不适。

上方加西洋参3g,三七粉3g,共研细末,装入1号胶囊,每天3次,每次6粒,常服巩固。嘱避风寒,适冷暖,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1年后其他病友转告,病情一直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