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7新课7.4补录 1.脉微恶寒: 四逆汤,异常出汗,抽筋,栝楼桂枝汤 2.桂枝二麻黄一汤 3.脉洪大,传阳明经: 白虎加人参汤 23.太阳与少阴相表里,病在表亢进形叫太阳病,病在表萎缩衰减形叫少阴症,互为表里。最里消化系统为里,病在消化系统亢进的叫阳明病,衰减的叫太阴病,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其他为半表半里,亢进的少阳,叫衰减的叫厥阴症。 太阳病,脉浮,如虐状,热多寒少,正气多,寒逐渐退,不呕,没少阳症,脉放缓了,欲愈:不用再吃药了。 脉微恶寒,阴阳都虚,不能汗、下、吐。胃气虚掉了。汗法: 病邪就在体表,就近选择,直接发汗把它赶跑。吐法是它已经到这了,想吐还吐不出去时,用吐法。下法: 出现了严重的便秘,燥热,要下其邪下其热,以保津液,要不然把身体烘干了。汗吐下,属于功邪之法。脉微恶寒: 四逆汤,还异常出汗,抽筋,栝楼桂枝汤,补充体液,脸色黄。 面色反有热,有外邪,在体表,即面部,未欲解: 自己好不了,不能小汗出,身痒,慢性,持续性发生。麻黄桂枝各半汤(1/3)过敏性皮肤炎、过敏性瘙痒、过敏性紫癜、过敏性湿疹、风团疹、瘾疹,起疙瘩,太阳晒过敏,风吹过敏,洗个澡起疙瘩了,海鲜过敏,花粉过敏,各种癣,都可用此方。过敏原因是当初没有发出来小汗,憋在里边了。桂枝汤用来扶正,养液安中,麻黄汤用来打开毛孔,令小汗出。痒皮炎都止住了。 平正轻灵,日本大塚敬节,用于过敏! 24.初用桂枝汤,没出汗,反烦没好,刺风池风府,说明穴位是存在的,再用桂枝汤,则愈。可以用梳子梳后脑穴位,吹风机吹下,也可发汗,热毛巾敷一下, 25: 脉宏大:错字,应该是脉浮。桂枝汤。形似虐,疟疾是一天一次的,形似虐,是一天二次或三次,是属于汗出必解之症,只不过更虚弱些,故少用麻黄汤多用点桂枝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汤安中养液。二种药分别煮,然后二勺桂枝汤一勺麻黄汤,整到400毫升,分二次服用。不用去算具体量。 忽冷忽热, 26.服桂枝汤,脉洪大,烦,渴,高烧不退,传到阳明经了,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30(除烦)、生石膏80-120(磨粉打碎包起来,清肺热)、炙甘草10(修复黏膜,补液)、粳米(120ml糙米,护肠胃)、人参15(止渴,补气,微温)。煮法: 水一斗,2000ml,二种煮法: 一先煮石膏30分,再加入其他一起煮到米熟;二是先煮米,熟后去米用汤煮药60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