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帕金森开关效应,中医深度解读

 36icopxwb6v8ke 2024-08-03

帕金森病患者的显著临床表现包括肌张力增高和静止性震颤。

在西药对症治疗中,患者会经历所谓的开关效应,即在“开”状态下肢体僵硬突然消失,能够自由活动;而在“关”状态下则突然出现肢体僵直,运动受限,行走困难。这种开关现象具有不可预测性,使得帕金森病的症状在突然缓解与突然加重之间反复转换。

根据中医理论,肌张力增高被视为“强直”的体现,而震颤则被归类于“”的范畴。开关效应的来去无踪和不可预测性,被归因于“风象”和“暴病”

由于风的特性是善于变化和行动迅速,风象往往与肝脏功能紧密相关,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述:“各种突发的强直症状都与风有关”,“各种由风引起的眩晕都与肝脏有关”。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依据传统中医理论,特别是“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和“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原则。治疗重点在于缓解肌强直、静止性震颤、运动波动以及伴随的眩晕等非运动症状。这些症状在中医看来多与肝风有关,需要根据病因病机进行虚实辨证。

对于虚风的治疗,应当区分其阴阳失衡的性质。若是阴虚阳亢,应补充不足,调整阴阳平衡。具体治疗方案包括滋阴潜阳和柔痉息风,使用如阿胶、熟地黄、山茱萸、醋龟甲等药物。

如果血分亏虚引起虚热内扰,内风活动,则需养血滋营和活血通脉,可选用丹参、当归、赤芍、白芍、鸡血藤等药材。津液亏虚导致的筋脉失濡和挛急颤动,应以滋补津液和缓急止颤为治疗原则,采用葛根、天花粉、黄精、石斛、白芍、麦冬等草药。

实风的治疗则着眼于阴阳动态平衡失常和阳热过亢的问题。阳亢过度引起的肝阳上亢和阴阳动荡化风,需使用生龙骨、生牡蛎、生龙齿、磁石、珍珠母、钩藤等重镇潜阳和沉降息风的药物。

火热炎上导致的风火扰动,则应清热解毒和息风降火,选用黄芩、黄连、黄柏、大黄、连翘、栀子、金银花、生地黄、钩藤、水牛角等药材进行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