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鞋 文/老木 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无比想要一双白色的球鞋。母亲死也不肯给我买,她嫌白色难洗,好看不耐穿,最后还是给我买了一双解放鞋,还同我说,你别不打不骂,还想要油搽,你看你老爸(伯父)脚上,穿的还是草鞋。 那年月,穿草鞋的人都是年纪大的人,像我们这种年纪的人,穿得最多的还是布鞋。布鞋分为两种,一种是白色的塑料底,这种塑料底,鞋店有卖,要多少码,买多少码。还有一种,就是纯手工做出来的鞋底,也叫千层底,是由女人一针一线纳出来的。 早先的女人,比现在的女人苦命。现在的女人,天天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看电视,还嫌累。早先的女人忙前忙后,忙到大晚上,才将所有的家务做完,还得在烧油灯底下纳鞋底。 纳鞋底的针比缝衣服的针粗了不少,针眼里穿着的是白色的麻绳。当针穿过去一去,就抽不动了,就得用手指上戴着的顶针用力将针顶过去,然后再抽起来。如抽不动,还得用牙齿咬住针尖这头,才能凭借牙齿的力量,将针抽过来。这样纳过几针之后,还会将针在自己的头发里划一划,因为头发里有油,可以让针更加轻松穿过布垫。 等到鞋底纳好了,再缝鞋面,鞋面有青布、黑布,还有灯芯绒的。自然,灯芯绒的更讨人喜欢,也更让人穿上之后觉得有面子。但不管什么样的布鞋,都怕雨天。尤其是大雨天,穿布鞋上学,简直就在受罪。鞋湿了,就是脚湿了,遇上三九寒天,一双脚就如踩在冰水里一样,冻得透红。 解放鞋还好一点,还有个胶皮的鞋帮,走在雨中,只要注意走,惦起脚,相对于布鞋,就好得不止是千倍万倍。这才会有母亲所讲的,能有解放鞋穿在脚上,那已是万福。所以,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算是一个惜福的人,所以,直到读初中,我才穿上第一双纯白的球鞋。我对球鞋,爱惜有加,也像我姐洗她那双白色的“护士鞋”那样,多放洗衣粉,用劲去刷,还在晾晒的时候,拿一张卫生纸粘在鞋面上,这样洗出来的鞋子,才不泛黄,才能保持原有的模样。但洗过几回,仍会泛黄。 后来,我又有了一双回力鞋。至于皮鞋,是在九十年代,参加工作之后,我才有了第一双皮鞋。我穿皮鞋,不喜欢像有些人那样爱打鞋钉,爱走起路来发出“嘀哒、嘀哒”的声音。尤其是一些女孩子穿着的皮鞋打了鞋钉,走在大马路上,一条街都响的。 九十年代,我所在的供销社的鞋柜台里面,不止是解放鞋,还有各种各样的鞋。但销得最火的仍是解放鞋,山里的人对解放鞋情有独衷,认为解放鞋耐穿,不打滑,上山下田方便无比,当然,解放鞋也有缺点,透水性差,一出汗,就沤脚。但仍挡不住人的喜欢。 上山砍柴,一双解放鞋,下地干活,一双解放鞋。还有多少人,认为穿解放鞋是一件很自豪的事,他们同人说,我这辈子,什么鞋都不穿,就穿解放鞋。 的确,解放鞋,看起来土土的,似乎还有点呆头呆脑的味道,但自从五十年代初,有了解放鞋,就有了一辈子都只穿解放鞋的人。在他们的心里,解放鞋适合做任何苦活、脏活、也适合穿上它走在任何地方,因为它曾经是解放军主力鞋,解放军穿着它,作战、训练,打胜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