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因为连队转志愿兵名额有限,我没能选上,只能无奈退伍,没想到退伍后,遇到了老连长,改变了命运。 1978年,我两次高考落榜后,报名参军来到了部队当兵。 ![]() 我入伍时,军校刚恢复了招生,入伍第二年,我因为表现突出,经连队推荐参加了军校统一招生考试,遗憾的是,我距离录取分数线只差十分,没能考上军校。 1984年,我来部队当兵已经6年,我担任班长也有两年时间了,如果不能转成志愿兵,我只能退伍。 这年退伍名单下来后,我看到上面有我的名字,心里很失落,其实,这也在我的预料之中,往年我们连队都有四个转志愿兵指标,可是这年却只有两个名额,连队决定给城市兵和农村兵各一个名额。 往年连队在转志愿兵问题上,都会倾向农村兵,如果是四个名额,其中有三个名额会留给农村兵,这年情况特殊,只有两个名额,和我同年入伍三班班长宋小军获得了其中一个名额。 我和宋小军是老乡,我们是同一年入伍的,只不过宋小军当班长时间比我长,军事素质和专业技能,我和宋小军旗鼓相当。 连队另一个转志愿兵名额给了城市兵苏建新,苏建新是五班班长,虽然军事素质不是很突出,但是苏建新交际能力很强,在连队人缘非常好,当过两年连队文书。 没能转成志愿兵,我年底退伍了老家,回家后,我和初恋赵彩琴结了婚,我和妻子是高中同学,当年妻子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 岳父岳母起初不同意这门婚事,嫌弃我没有工作,可是妻子还是执意和我结了婚,我兄弟姐妹四个,因为要供弟弟妹妹读书,我在部队当兵时,每个月津贴都寄回了家里,补贴家用了,我和妻子结婚的时候,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找邻居借了几件家具,才凑合把婚结了。 ![]() 退伍后,我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加上婚后不久妻子就怀孕了,我心里很焦虑,虽然妻子并没有埋怨我,但是,我知道我必须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和义务。 我听说县城一家机械厂正在招人,我决定去试试,但是,我打听之后才知道,想要进厂工作,必须得有厂里领导开的推荐信才行,而且招工名额已经满了,我在县城找工作四处碰壁,就当我感到迷茫时,我遇到了老连长郑永强。 郑永强在部队时,担任过我们一连连长,刚下连队时,我请郑连长吃过一次饭,郑连长还安排我给首长搬过一次家,我入伍第二年,郑连长就调走了,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没想到郑连长也转业了。 自从郑连长调走后,我们也有六年没见过面了,这次在县城遇到,我请郑连长吃了饭,郑连长转业后,分到了邮电局工作,郑连长妻子在县委工作,吃饭时,郑连长询问起了我的工作,得知我退伍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郑连长主动提出要帮我解决工作问题。 最后在郑连长介绍下,我在乡镇供电所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在供电所工作了三年,后来调到了电力局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郑连长后来调到了县委组织部工作,正处退休。 让我欣慰的是,儿子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军校,现在是一名副团级干部,儿媳也在部队当兵,是一名军医,家境富裕,父母都是退休干部。 如今我和妻子都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心里很感谢郑连长,郑连长退休后,去了城里和儿子一起生活,郑连长儿子也非常出息,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在是一名大学老师。 ![]() 虽然退休后,我和郑连长不经常见面,但是,每次郑连长回老家,我们都会一起聚会聊天,这份战友情从来没有变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