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时候,我们心理的问题,都能够在原生家庭找到答案,我们的命运,也能够在原生家庭找到雏形。 当一个人在童年爱得不到满足,行为得不到肯定,需求得不到重视,那么就很容易在潜意识种下匮乏和不安的种子,那么他注定这辈子都要为这种匮乏和不安买单。 他们内在不认同自己,那么极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所以一方面是狂傲而自卑,一方面是敏感而自负,人生就进去一场精神内耗的拉锯战。 所以,我们必须要从父母身上,看到他们的情绪和伤痛,在自己身上的延续,看到父母因为时代的压制没来得及发展的自我意识。 一个人业力不仅仅是来自自己身口意的造作,更是强大的整体家族潜意识的驱动,在自己身上的轮回。 所以一个最大的福报就是:亲手剪断原生家庭的业力传承。 所以我们要做的亲手剪断与父母的精神脐带,把父母的情绪、伤痛和命运还给父母,让父母成为父母,让自己成为自己。 否则我们就会不断被父母的情绪和业力牵着走,受困于父母认知缺陷和精神匮乏。人生就会重复父母的命运。 物质的匮乏可以摧毁一个人一生的尊严,而精神的贫乏可以耗尽几世的轮回。 贫穷的本质,不仅仅是物质的贫穷,更是精神的贫穷,精神的贫穷体现在认知情绪心理上,所以一个人的精神才是人的根本。 如果我们无法觉知自己的情绪思维念头,那么很多人就会被不安、恐惧、玻璃心、自卑、偏执封印一生,一辈子做的事情就是在维护自己头脑的正确,陷入低维度的二元对立中。 在这样的维度中,我们最看重的不是如何成长和觉醒,而最看重的是自己的面子,所以总是在为维护面子和别人纠缠争论,去证明自己的正确,总是在乎别人的评价,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这个维度里,全是压制、改造、对立、嫉妒、偏执。放眼望去全是怨恨、消耗、纠纷、沮丧、绝望。 这就造成了两个极端:一方面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把所有问题归结于别人,于是不是改造别人。 另一方面当受到连续不断地遭受挫败和打击,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受害心理,把自己不断驯化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等待的不过是命运无情的摧残。 当一个家庭没有一个觉醒的人,没有一个有力量的人,这个家庭想翻身,比登天还难。很多贫穷的本质,在上几代就埋下祸根。 所以,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从来不是创业,从来不是投资,而是摆脱原生家庭的羁绊! 所以,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并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从那一刻起,觉知到我必须要为自己的生死、荣辱、得失、爱恨负责,才是真正的成熟。只有当一个成熟了,才能真正的自律,才能自发地不需要任何约束地为自己生存前途而战。 否则无论你活到老,你都是儿童心智,你总是需要有人监督和约束,你总是在等待别人来拯救。 这个世界本质是反着来的,是看不见的空气在决定我们的生死,是看不见的精神、认知、思维、情绪在决定我们的命运。 所以不是物质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在驱动物质,只有当你精神丰盛了,那么物质才会被吸引过来,这才是觉醒的核心。 只有当你潜意识觉醒那一刻,人生才真正开始进入打怪升级的阶段,从之前的等、靠、要的被动模式,逐渐走向独立、创造、勇敢的主动模式。 所以原生家庭糟糕的朋友,人生真正开始是在40岁,因为他们需要花至少20年的时间重建自己内心世界! 我们要从我们父母身上,照见他们的没有完善的人格,没来得及发展的自我意识。我们要看见父母没来及实现的愿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无奈。我们要看见父母在极小社会空间下的挣扎和恐惧,那种不安和匮乏不要再在自己身上重演。 否则家庭巨大的业力惯性会不断拉着我们下坠,重复着跟父母相似的人生和命运轨迹。 所以,我们要有勇气走出来,走出来不是说要离家多远,而是走出父母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我们要有意识地和父母反着来,从而彻彻底底把自己重新养育一遍。 那么既然出生就已经钳制自己,那么我们人生的使命就是打破命运的魔咒,那么我们首先就是走出精神的匮乏,找到那个本自具足的自己,把自卑恐惧羞愧等心理甩在身后。这样我们才能轻装上阵,否则我们一直在背负父母的命运,负重前行。 走出原生家庭的羁绊不是去怨恨父母,而是从父母的习性和业力当中,看清另外一个自己。 即刻剥离自己固化的自动化游戏程序,在自己身上重复上演,站在上帝视觉去观照自己观照世界,把潜意识的匮乏不安反复曝光捶打,去除那个贫穷不安的心理假相,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使命,并对此坚定不移地执行,随时随地都在围着目标思考和执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禅诗有言: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人生注定是一个人的旅行,所以总是会含着眼泪奔跑,我们遥望星空,并不是怕眼泪流下来,而是感恩生命最初的感动。即使有彻骨般的寒冷,但也能闻见梅花扑鼻而来的花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