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叶炜华
编辑|t
引言
冷战期间,随着美苏两国的不断竞争,人类的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两国也开始了不断加码的军备升级竞赛,比如核动力潜艇就是冷战时期的产物。
不仅仅是潜艇,这两个超级大国当时甚至“丧心病狂”到想要搞出核动力飞机,甚至苏联已经制作出了成品Tu-119核动力轰炸机,但是却最终没有正式投入使用,这又是为什么呢?
(图119的原型,图95)
一、冷战中美苏的疯狂计划
鸟类和飞机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它们的航程和耐力是有限的。要保持在高空,需要消耗能量。最终,鸟类必须降落休息,飞机也必须要加油。但是随着人类在1938年掌握了核裂变,核能的应用似乎提供了一种解决飞机加油问题的方法。
与化学燃料动力飞机相比,核动力飞机似乎可以显著提高航程和耐力,在发动机足够可靠的情况下,理论上续航接近无限。
随着美国和苏联之间关系的不断恶化,两国都想搞出核动力飞机。冷战为军事提供了巨额资金,同时提供了一个作战理由:他们都急需能够打击对方腹地深处的军事目标的超远程轰炸机。
(蘑菇云)
1955年,苏联政府首次着手进行核动力飞机的开发,他们首先将目光瞄准了他们最新的图-95轰炸机,图-95是一种大型四引擎涡轮螺旋桨战略轰炸机,在1952年完成首次飞行,四年后投入部队使用。
因为其优秀稳定的性能,Tu-95时至今日仍然还在俄罗斯军队服役。
最初,苏联工程师在图-95的炸弹舱内插入了一个小型核反应堆。并将配备了核反应堆的图-95称为“图-95LAL”,虽然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不过图-95LAL直到六年后的1961年才开始试飞,在试飞的时候苏联专家将给了图95-LAL一个正式的代号,那就是“图119”。
(图-119设计图)
在经历了大约40次试飞之后,苏联专家沮丧地发现,事情并没有预想中顺利。
虽然飞机上已经装了核反应堆,但是想要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从反应堆中汲取能量非常困难,事实上,图-119的反应堆从来就没有真正为飞机提供过动力。其实当时苏联的试飞只是为了测试飞机的材料能否阻挡核辐射对机组人员的影响。
无独有偶,美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时美国专家出于和苏联同样的目的研制出了NB-36H核反应堆试验飞机。和苏联一样,美国这架核动力原型机也是通过对现役轰炸机(B-36)的改造而来的。
(NB-36H)
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为NB-36H配备 了12 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其中八台是常规燃料发动机用于起飞和着陆,四架用于飞行试验的核动力。在试飞了几十次之后,他们也发现问题了,反应堆在天上根本无法为飞机提供动力,而且他们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事实上,美国人对核动力飞机的研究是早于苏联的,他们早在1946年5月就开启了研制核动力飞机的计划,1955年就开始了首次试飞。这个消息让苏联非常惶恐,这也是他们为什么那么卖力要研制图-119的原因。
(NB-36H)
就在美苏两国的专家还在为核动力飞机的研发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一项技术的应用却让局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二、洲际导弹不比轰炸机香多了?
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的技术力非常发达,在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的带领下,德国甚至差点就早于美国研发出了原子弹。而另外一个德国科学家冯·布劳恩则向纳粹德国提议了A9/A10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研发出洲际导弹。
(冯·布劳恩)
虽然这个项目的目标最终因为德国战败而没有实现,但是德国还是研发出了中程洲际导弹V2,V2的最高射程只有320公里,德国最早想使用V2对英国本土进行袭击,不过关于随着柏林被苏军占领,V2的技术资料也一股脑地被苏联掌握。
苏联军方敏锐地察觉到洲际导弹的潜力,在苏联火箭专家的不断优化下,苏联在1957年研制出了性能远超V2的R7洲际导弹,最高射程可以达到8000公里,能够直接打击到美国本土。
(R7)
苏联人的弹道导弹可是让美国人破防了,在之前,核武器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实用,因为对于美苏两国来说,核武器想要打击到对方本土只能依靠轰炸机搭载,不过轰炸机的速度不快,以当时的技术来说非常容易拦截。
更重要的是受限于续航问题 ,即便轰炸机突破层层封锁也很难对腹地的关键设施进行核打击。
这就是之前美苏两国为什么要拼命发展核动力轰炸机的原因,不过随着苏联R7洲际导弹的问世,游戏规则被改写了,相比起轰炸机来说,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速度更快更不容易被拦截。
很快美国也研发出了SM-65洲际导弹,世界正式进入了全面核威慑时代。
三、美苏计划破产,却为全人类带来了福祉
不过诡异的是,在洲际弹道被列装后,双方却仍然没有停止核动力轰炸机的研发,用今天的视角很难理解,但在冷战时期却一点都不习惯。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超级大国,总是在各方面渴望超越对方。
1961年,由于研发成本过于高昂,肯尼迪取消了美国的核动力轰炸机计划,而同年8月,苏联的图-119已经能够使用核动力飞行,根据苏联专家估计,图-119能够在不进行加油的情况下在空中飞行好几周,绕地球好几圈都没问题,想飞去哪就飞去哪。

(肯尼迪)
不过图-119却最终没能服役,因为苏联虽然解决了动力问题,却仍然无法解决核反应堆对机组人员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上两国都以失败告终。
对于美国和苏联来说,配备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为远程核打击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却也为全人类带来了福祉,这两个国家对于飞机续航的研究所产生的技术,在不久之后从军用下放到民用,从而让如今的民航客机能够不加油飞跃大半个地球。

(民航飞机)
参考资料
[1]赵欣,李佳金.关于核动力战略轰炸机发展构想[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34):180-181+
184.DOI:10.16871/j.cnki.kjwha.2016.12.079.
[2]冷战时期美苏核动力轰炸机狂想曲[J].科学大观园,2010,(21):42-43.
[3]李晓东.空中核梦想——冷战时期美、苏核动力轰炸机研发实验解密[J].环球军事,2009,(1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