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先生没有不下厨房的,菜食很丰富,鱼,肉……都是用大碗装着,起码四五碗,多则七八碗。”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其中提到的许先生就是鲁迅的妻子许广平,而萧红所描写的这段内容,正是她与萧军在上海期间到鲁迅家中蹭饭。 按照萧红自己的说法,当时她和萧军生活十分拮据,甚至连公交费都拿不出,但是却热衷去鲁迅家里蹭饭,不为别的,只因鲁迅家生活条件好,吃得更好。 ![]() 这或许会让不少人感到惊讶,因为一直以来,鲁迅给后世的形象都是一副清瘦的模样,再加上鲁迅所生活的年代以及鲁迅的文风,以至于不少人顺理成章地认为,鲁迅的生活条件纵使不是朝不保夕,也应该谈不上好,何来萧红所言的大鱼大肉呢?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而且恰恰相反,鲁迅的生活条件甚至可以用“安逸”二字来形容,尤其是鲁迅在上海度过的人生最后十年,更是与穷困潦倒丝毫不沾边。 实际上,仔细想来也十分简单,要知道,鲁迅发表成名作《狂人日记》时,是1918年,在之后的十八年人生里,鲁迅不仅笔耕不辍,而且一直都是文坛盟主的地位。 ![]() 纵使当时是民国军阀割据的乱世,但鲁迅这样的文坛顶流,走到哪里都备受关注与追捧,当然,这并不是说鲁迅接受了外部的资助,实际上,仅仅是鲁迅自己的稿费,就已经可以衣食无忧。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鲁迅在上海的九年时间里,累计收入稿费为78000多圆,也就是说,平均每月的收入为723.87圆,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当年上海工人的平均月薪为17.14圆,鲁迅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高收入群体。 既然如此,鲁迅先生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呢?仅仅是萧红所描述的大鱼大肉吗? ![]() 在现如今的“上海鲁迅纪念馆”,有着一件与众不同的展品,那就是由鲁迅的妻子许广平亲自记录的《鲁迅家用食谱》,没错,正如鲁迅喜欢写日记一样,许广平喜欢把每天的食谱记录下来。 其中,展出的便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这段时间的食谱,多数游客看好,都直呼不敢相信,因为鲁迅吃得实在是太好了,就连当初研究鲁迅的十多位学者看好,都惊呼不可能。 以1927年11月的食谱为例,14日当天,鲁迅家上午吃的是蒸沙鱼、洋薯腊肉和菠菜,下午吃的是洋葱炒蛋、扁豆炒肉和菠菜,单从这一天来看,鲁迅先生似乎十分喜欢吃菠菜,颇有“大力水手”的味道。 ![]() 或许有人觉得,这食谱也并不特别,但是,要知道这可是1927年的上海,当时中国大地上有多少家庭无米下锅,甚至不少地区饿殍遍野,但是鲁迅家里却能够吃到腊肉、沙鱼,而且这还只是最普通的一餐。 到了11月15日,鲁迅家中上午吃的是红烧鳜鱼、芋炖排骨和鸡毛菜,下午则是蒸鸡、野菜牛肉和鸡毛菜,许广平还特意标注了,蒸鸡中加入了金针菇、木耳和冬菇。 看到这份菜谱,相信没有人会再担心鲁迅先生吃不好影响创作了吧,这鳜鱼、排骨、牛肉和鸡,放在今天若不是逢年过节,也没有多少家庭会在一天内全部端上餐桌,这妥妥的营养过剩啊。 ![]() 再看11月18日的菜谱,上午是蚝蒸蛋、罗汉斋和蒸榄角,下午是蒸藕饼、黄芽菜腊肉,其中藕饼内附带虾米、腊肉和冬菇。 估计百年后的今天,吃过蚝蒸蛋、罗汉斋以及蒸榄角的也为数不多,而鲁迅在上海期间,上述菜品已经习以为常。 当然,也有人看出问题,那就是,鲁迅家中莫非请了大厨,否则怎么能够做出如此花样繁多的菜品。 ![]() 实际上,鲁迅家中后来还真的请来了专业的厨师,只不过对于这份菜谱来说,并非鲁迅家中自己制作,而是由外面的饭店定做,没错,鲁迅先生早就在百年之前就热衷于叫外卖,单从这一点来看,鲁迅的确思维超前。 当然,鲁迅当时之所以连着叫了半年多的外卖,仅仅是因为他与新婚妻子许广平刚到上海,鲁迅爱妻心切,再加上新婚燕尔,索性不开火,餐餐点外卖,这才有了流传至今的这份食谱。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鲁迅在上海期间,多数情况下每天都有人拜访,也就是说,上述食谱不仅仅是鲁迅与许广平二人享用,而是多人食用,比如萧红与萧军。 ![]() 尽管这种说法也可能成立,但是并不影响鲁迅先生吃得好这个事实,而且鲁迅吃得好又不是罪过,他每个月稿费如此丰厚,除了抽烟之外又没有其他花钱的地方,吃得好是理所应当。 纵览鲁迅先生的食谱,可以发现鲁迅虽然是绍兴人,但是却偏爱北方菜系,尤其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尽管鲁迅先生的胃肠并不好,甚至餐后必须要服用改善脾胃的药丸,但这也抵挡不住鲁迅对美食的向往。 当然,从鲁迅和许广平留下的其他文字资料可以看出,鲁迅最爱吃的三道家常菜分别是素炒豌豆苗、笋炒咸菜以及黄花鱼,尤其是爱吃鱼这一点,可以说贯穿了鲁迅晚年生活的始终。 ![]() 除此之外,鲁迅还十分喜欢吃零食,尤其是糖果,鲁迅自己就曾在文章中写道——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萧红也曾写道,鲁迅招待客人最喜欢用向日葵子,还有香瓜子,鲁迅总是一边抽着烟,一边剥着瓜子。 鲁迅被人还写过一篇名为《零食》的杂文,其对零食的喜爱可见一斑。 ![]() 总而言之,单从鲁迅的饮食便可看出,书本之外的鲁迅是一个爱好广泛、懂得享受生活之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