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的,但因为疼痛就诊而发现骨质疏松的时候,往往程度已经达到重度,处于骨折高风险状态,就是一旦跌倒、外伤,很容易发生骨折;还有一些老奶奶,没有跌倒过,但自身的重力作用到脊椎上,就发生了胸椎、腰椎的骨折,这时候的痛,往往剧烈而长期存在。 因此,我们需要对骨质疏松多一些了解,多一点警惕,以免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严重的后果。 ![]() ![]() ![]() 骨质疏松,包括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 标准检查方法:X线双能吸收法,测骨密度BMD,-1以上为正常,-2.5以下为重度骨质疏松,发生了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检查骨密度时才发现已低至-4,甚至-5,这样的骨质非常容易发生多处的骨折。 ![]() 骨质疏松的好发人群 ![]()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通常发生于胸椎中段(T7-T8)及胸腰椎结合部(T12-L1)。 骨折可能会引起明显的背痛、日常活动受限,夜间平卧翻身时疼痛。
![]()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保持适宜的体重: 避免过胖、过瘦。 ![]() 2.充足的钙: 平时摄入富含钙的食物, 50岁以上的人群每天需要摄入1000-1200mg的钙,最利于吸收的优质钙源就是鲜奶、酸奶。 ![]() 3.充足的维生素: 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平时可适当日晒,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 4.避免过多钠盐: 钠摄入量过多促进尿钙排出。 ![]() 5.适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储存,但过量也可促进钙的排泄,适量摄入即可。 ![]() 6.运动: 运动可以锻炼肌肉、保护骨骼,可有效提高女性绝经前及绝经后的骨密度。 ![]() 7.关心骨质疏松高发人群,注意保护骨骼 1) 绝经后妇女 2) 70岁以上男性 3) 糖尿病 4) 有骨代谢疾病史,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 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雄激素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增敏剂,质子泵抑制剂,抗癫痫药,甲状腺素片,雌激素抑制剂等。 ![]() 8. 积极检查骨密度 女性>65岁,男性>70岁,或有骨折史的65岁以上者,至少需要检查1次骨密度。 ![]() 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1. 补充原料:钙剂 2. 补充原料:活性维生素D 3. 促进钙吸收:鲑鱼降钙素(针剂,鼻喷剂) 4. 抑制钙质从骨骼流失:双膦酸盐(口服/针剂,静脉滴注每年1次),或 地舒单抗(针剂,皮下注射,每年1次) 5. 促进新骨形成:需要用PTH的生物类似药物,需要自行每天皮下注射,持续1年为1个疗程。 需要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相应选择合适的药物: 对于轻度骨质疏松(骨密度 -1至-1.5),选1+2 对于中度骨质疏松(骨密度-1.5至-2.5),选1+2+3 对于重度骨质疏松(骨密度低于-2.5),选1+2+3+4+5 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骨密度,化验骨代谢指标,以调整治疗方案,监测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伴疼痛的治疗
![]() 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PVP椎体成形术,是在X光影像引导下,经皮将骨水泥注入骨折导致疼痛的责任椎体内; PKP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在骨折椎体穿刺后首先置入扩骨球囊,以创造一个容纳骨水泥的低压腔隙,随后注入骨水泥。
老年人不明原因的全身痛,要引起家人的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脑血管病、风湿免疫病、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抗骨质疏松,是长达数十年与岁月抗衡的旅程,别太大意,也不用过分焦虑,健康饮食、适当运动,每年定期复查骨密度,适宜的食物药物调整,是可以为骨健康保驾护航的! ![]() 作者:王宝珊 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