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传》说龙

 gudian386 2024-08-12 发布于山东
史话曹州
史话曹州
2024-07-07 15:02
《左传》说龙

二龙戏珠图,网络

文/荣海生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当我们伫立于九龙壁前,漫步于紫禁城内,徜徉于龙灯庙会,呐喊于赛龙舟岸边,我们对龙充满了无限崇拜。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意识之中。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龙?人类已经争议了很多年。

《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秋天,在晋国都城绛地郊外,龙现身了。大臣魏献子问蔡墨说:“我听说,虫类没有比龙再智慧的了。之所以认为它有智慧,是因为人们捉不到它,对吗?”蔡墨说:“确实是人不够聪明,而不是龙有智慧。古代曾有人养龙,所以历史上才有豢龙氏、御龙氏。”献子说:“这两个家族,我也听说过,但不知道他们的来历,是怎么说的呢?”蔡墨回答说:“过去有一个飂国,它的国君叔安,其后代有一个人非常喜欢龙,能够根据龙的嗜好习性来喂养它们,因此很多龙都去了他那里。他就专门驯养龙,用来伺候帝舜。帝舜赐他姓董,氏豢龙,封他在鬷川,鬷夷氏就是他的后代。所以帝舜一族世世代代都有人养龙。到了夏代国君孔甲,因为顺服天帝,天帝赐给他四条驾车的龙,两条黄河龙,两条汉水龙,各有一雌一雄。孔甲不会驯养,也没有找到豢龙氏的后人。有一个叫刘累的,是陶唐氏的后代,他曾向豢龙氏学习驯龙。因为刘累有驯养龙的技术,就被招来饲养和管理这几条龙。孔甲嘉奖他,赐氏御龙。后来其中一条雌龙死了,刘累偷偷地把龙肉剁成肉酱给孔甲吃,孔甲觉得这种肉味道十分鲜美,不久又向刘累要这个东西吃。刘累害怕,就逃走了,范氏就是他的后代。”

魏献子又问:“现在为什么没有龙了?”蔡墨回答:“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例如驯养龙,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官吏。这些官吏要不断地学习完善管理办法,每天从早到晚都要用心思考这些事。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心无旁骛。一旦失职,就会丢官,不能享受俸禄,甚至还会丢失生命。只有世代不间断对龙驯养管理,龙才不会断绝。如果放弃驯养管理它们,龙就会自己潜伏隐藏起来,抑郁不能繁殖。历代有执掌五行的官员,叫做五官,一代一代世袭,生前封爵,死后为神。如木官之长叫句芒,火官之长叫祝融,金官之长叫蓐收,水官之长叫玄冥,土官之长叫后土。龙,是属于水生的动物,水官被废黜,龙就不出现了。《周易》中有龙的记载。《乾》卦初九爻辞说'潜龙勿用’;九二爻辞说'见龙在田’;九五爻辞说'飞龙在天’;上九爻辞说'亢龙有悔’;用九爻辞说'见群龙无首,吉’。《坤》卦变成《剥》卦说'龙战于野’,如果不是早晚都能见到,谁能说出它们的状态?”的意思很明白,你重视它,它就繁衍发展;你不重视它,它就会慢慢消亡。

除《左传》外,《庄子》在“外篇”中借孔子之口,把老子比喻成“龙”。他对龙的描述是:“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在“列御寇”篇他还讲了一个寓言故事:“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散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东西没有了,你制服它的技术再精通又有什么用呢!(荣海生,菏泽市社科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