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治心法 升阳散火①为通治, 气虚补中益胃齐②。 识得治火个中味, 别赏一番新天地。
①升阳散火:即升阳散火汤,此方为火郁通治之方。 ②气虚补中益胃齐:补中,即补中益气汤;益胃,即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此三方为李东垣治疗火郁之效方,简称“东垣三方”。 (二)“东垣三方” 1.升阳散火汤
附:升阳散火汤治验
患者,女,55岁。双下肢烧灼感8年,伴大腿根部刺痛,静坐时明显,惧怕穿衣,夜间不能覆被,坐立难安,常以冰袋敷于下肢。舌淡苔白,脉沉细略弦数。诊断:火郁证。证属阳气郁遏。火郁发之,予升阳散火汤。柴胡9g,升麻6g,防风9g,羌活15g,独活30g,葛根30g,生甘草9g,炙甘草9g,白芍30g,党参15g。1个月后双下肢灼热减轻50%,刺痛轻60%。继加减调理愈。
患者,女,45岁。慢性咽炎病史5年。刻下:咽干、咽痒、咽灼痛、异物感,欲咳不出,干咳频频,劳累或闻异味后加重,影响工作和睡眠,伴鼻塞,口干口苦,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诊断:火郁证,火郁发之,予升阳散火汤加减。葛根30g,升麻6g,柴胡9g,羌活12g,独活15g,防风9g,西洋参6g,白芍14g,生甘草6g,炙甘草6g,桔梗15g。服14剂后,咽部症状明显减轻,夜间安睡。
患者,女,61岁。症见咽干、咽部异物感,伴耳鸣,口苦,急躁易怒,自觉眼耳鼻出火,上半身窜痛,日脱肛2~3次。舌红苔黄厚腻底滞,脉细弦沉弱。葛根30g,升麻9g,柴胡9g,羌活9g,独活15g,防风9g,淫羊藿15,枸杞子15g,党参15g,黄芪30g,鸡血藤15g,生姜15g。28剂后咽喉异物感及眼耳鼻出火减60%,急躁易怒、口苦及上半身窜痛症减80%,调方继服。 2.补中益气汤
3.升阳益胃汤
附:升阳益胃汤治验
4.“东垣三方”鉴别要点
本文摘自《维新医集仝小林中医新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作者仝小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