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证行医被纳入刑法,严重者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

 东海蓝鲸 2024-08-13 发布于浙江

在当今社会,医疗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无证行医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侵害了公众的健康权益。针对此问题,本文将严谨、理性地阐述无证行医的定义、表现形式及相应的法律制裁。

一、无证行医的定义

无证行医,即指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擅自从事医疗活动。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医疗行业的法律法规,更是对公众健康权益的严重漠视。

无证行医被纳入刑法,严重者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无证行医的表现

无证行医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未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部分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未取得医师资格,却擅自开展医疗活动,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风险。

2. 非法开办医疗机构:一些个人或团体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设立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这些机构往往设备简陋、管理混乱,极易导致医疗事故。

3. 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后继续行医:部分医师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吊销执业证书后,仍继续从事医疗活动,不仅损害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是对患者健康的不负责任。

4. 无证从事乡村医疗活动:在乡村地区,部分未取得相关执业证书的人员擅自从事医疗活动。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乡村医师制度已发生变化,未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或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乡村医疗活动。

5. 家庭接生员从事非接生医疗行为:家庭接生员作为农村地区的一种特殊医疗人员,应专注于家庭接生工作。然而,部分家庭接生员擅自从事非接生医疗行为,如打针、输液等,给患者健康带来极大风险。

无证行医被纳入刑法,严重者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无证行医的法律制裁

为打击无证行医现象,我国法律制定了明确的制裁措施。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明确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者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处罚;若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造成就诊人死亡,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规定为打击无证行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也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若给患者造成损害,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不仅明确了无证行医的行政责任,还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为打击无证行医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法律支持。

无证行医被纳入刑法,严重者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外,《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也明确指出,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这些规定为医疗机构的合法经营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为打击无证行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总之,无证行医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危害了公众的健康权益,也破坏了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为了维护公众健康权益和医疗行业秩序,我们必须坚决打击无证行医现象,让医疗行业回归正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