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教会我看见美的人 星星草 蜿蜒的小径上,外婆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并排走着。“曲径通幽处.......”没等外婆说完,我就抢答到:“禅房花木深!”故乡的羊肠小道上,总是承载着我和外婆的欢声笑语。我是在小院里长大的。小时候,外婆总是抱着我读诗,但我的兴致总是提不起来。渐渐地,我虽能背出两句古诗,也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犹记得一个傍晚,我与外婆并排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看着鸟雀停栖在树枝上,聆听着悦耳的蝉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我记得这好像是外婆之前提到过的《西江月》,便脱口而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指着前方的稻田,开心地说:“看,我们这里的稻子也快成熟了,金灿灿的一片,真美啊!”“是啊,眼前的景象美,辛弃疾这首词的意境不是更美吗?”外婆看向我,眼神充满慈爱。“外婆,你为什这么喜欢古诗词啊?”“我对诗词的喜爱,是源自我儿时的记忆啊!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诗词成了我心灵的慰藉,是精神的食粮。在无数平凡的日子里,是诗词给予了我温暖和力量。每当夕阳西下,劳作一天的人们纷纷归家,我便会坐在门前的老槐树下,手捧一本泛黄的诗集,沉浸在那些流传千年的文字中。诗词里有我的梦,有我的远方,更有着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向往啊!”“可是,你不会觉得诗词很晦涩枯燥吗?”“怎么会呢?它总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啊。每一首诗词都是诗人情感的凝结,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诗词教会了我们生活的哲学。'人生若只如初见’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眼前的相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则教会了我们在困境中坚持希望。这样的诗词,难道不美吗?”在外婆的引导下,我学会了用心去聆听每一句诗背后的故事,去感受每一个字蕴含的情感。之后,我会自觉地翻阅一些诗集,品味古典诗词的美。书架上越来越多的诗集,见证了我的成长。在故乡的羊肠小道上,我和外婆从《唐诗三百首》谈到《宋词选》,从李白豪情万丈的诗,论到李清照清婉秀丽的词。看着飘逸的柳絮,我道出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看着雨后的花,我答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看着茫茫白雪,我对出了“未若柳絮应风起。”在这一问一答中,我看见了古诗词更多的美,也看到了外婆的脸上欣慰的笑容。后来,我离开了故乡。书架上的一本本诗集也积满了灰,古诗词的美也在我脑海里渐渐淡忘。直到有一天,外婆发来一段视频,是小院里洁净的地面。“尘不到?为何?”她发来一段文字。我不明其所,敲了一个问号。“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外婆温柔而又充满魔力的声音透过手机传入我耳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地面纤尘皆无。生活中的美好不仅仅在于物质的丰富,更在于心灵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我知道你学业压力很大,无暇欣赏古诗词之美,但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内心的宁静,就能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那一面啊!”外婆不仅教会了我看见古诗词的美,更教会了我如何去感受生活的美。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用心去寻找,去体验,就能发现生活中的每一处风景,都是一首精彩纷呈的诗。【万卷点评】 写人作文要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习作中外婆的形象,真实生动,跃然纸上。写外婆,既写了故事,也写出了品格与人生境界。 从发现古诗词的美,到发现无处不在的生活之美。主题的升华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