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亦名震颤麻痹,乃椎体外系之变性,多巴胺与胆碱能神经失调之常见疾也。其症显于一侧或两肢,搓丸样震颤,静时尤甚,每秒四至八次,动则稍减,情急益剧,眠中则息。面呈“面具状”,动作迟滞,姿态反射衰,行步慌张。或伴大便艰涩、汗多、神智异常、痴呆诸症。颅脑CT示脑沟增广,脑室膨大。须与脑炎、脑血管疾、中毒、外伤所致之帕金森综合症及老年性震颤相鉴别。 此病隶中医“颤证”之域,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象为主。与“颤证”、“震颤”、“振掉”、“颤振”、“颤病”、“脑风”等相类。《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王世龙医生,专攻中医调理帕金森二十载,经验颇丰,疗效显著。今略陈其常见七证型如下: 一曰阴虚生风,症见筋脉拘急,震颤加剧于情动时,书写维艰,动作迟缓,面无表情,言语不畅,头晕耳鸣,烦躁不寐,或头痛盗汗,尿频便秘,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育阴柔肝,熄风定颤。 二曰血虚生风,症见肢体震颤,肌肉强直,行走不稳,书写困难,动作徐缓,四肢乏力,面色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或沉细。治宜益气养血,熄风定颤。 三曰血瘀动风,症见面色晦黯,肌肉强直,震颤日久,幅度颇大,动作减少,屈伸不利,步态慌张,时有头痛或智力减退,舌紫暗有瘀斑,苔薄脉涩。治宜活血化瘀,熄风定颤。 四曰痰热动风,症见神呆懒动,体胖强直,震颤徐缓,胸脘痞闷,头晕体倦,咳痰色黄,便短赤秘,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热化痰,熄风定颤。 五曰阴阳两虚,症见震颤日久,项背僵直,言语不畅,失眠健忘,形寒肢冷,汗出体倦,腰酸腿痛,阳痿遗精,溲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肾阳。 六曰营卫不和,症见四肢震颤挛缩,手不持物,足难步履,恶寒发热,头痛自汗,畏风酸困,项背拘急,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治宜调和营卫,濡润经脉。 七曰风阳内动,症见头摇肢颤,不能自制,眩晕头胀,面红易怒,睡有鼾声,口干舌燥,舌红苔薄黄,脉弦紧。治宜养阴清热,平肝熄风。 王世龙医生言,中医治疗帕金森,其效有之,然因人而异。患者多已服左旋多巴制剂,故中药之效显迟。然较之西药之副作用,中药则微乎其微,各有所长也。 |
|
来自: 176_0101_908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