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痰湿体质的朋友,在调理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化痰的方子,比如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温胆汤等,在停药后,各种痰湿症状往往会反复纠缠,不容易治本。 中医讲,“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这句话告诉我们,痰湿的根源在于肾脏,它才是生痰最根本的地方,要根治痰湿,就得从肾去治。 怎么理解呢?类比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我老家是南方的,每到夏季,家里的水泥地板就会回潮,踩上去湿漉漉的,容易打滑摔跤。有一年,父母翻修地板的时候 ,在最底层铺了一层薄膜,然后上面再铺水泥,就再也不潮湿了。 这个方案的核心,是用薄膜把地下的水汽做了隔离,完美地解决了水湿的问题。 人体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肾脏里的水,就如同地底下的水,要向上蒸腾蒸发。如果肾虚不固,肾脏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失常,水湿就会源源不断的从底下冒出来。湿气多了,就会凝聚成痰。 所以,要想根治痰湿,就要去强肾固肾,去加强肾脏的封藏能力,把水湿封藏在下焦,不让它跑到中土里来,就能从根源上解决痰湿的问题。 出自民国神医张锡纯先生的“龙蚝理痰饮”,就利用了这样的思路,可以说是治痰湿最彻底的方子。 龙蚝理痰饮:清半夏12g,生龙骨18g,生牡蛎18g,生赭石9g,朴硝6g,黑芝麻9g,柏子仁9g,白芍9g,陈皮6g,茯苓6g。 方子共由10味药组成,简单拆解一下: 第一梯队:用半夏+陈皮+茯苓来祛除已经生成的痰湿。 这三味药,加上甘草,实际上就是二陈汤,是化痰祖方。基本上所有化痰湿的方子,都会用它来打底,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梯队,用白芍+朴硝+柏子仁来通利大小便,将痰湿浊气从下窍排出。 方中用白芍来利尿,用朴硝来通大便,柏子仁来润大肠,目的是保持大小二便的通畅,打开下窍通道,让痰湿有路可出。 第三梯队,用一味生赭石来降逆,把痰湿浊气压下去。 生赭石这味药,重镇下行,最擅长用来治胃气上逆引起的各种症状,如打嗝,反酸,呕吐等。用在这里,目的是把痰湿浊气镇压下行。 赭石是矿物药,胃不好的人,要谨慎服用,可用药性更平和的竹茹来代替。 第四梯队,用生龙骨+生牡蛎+黑芝麻来固肾开痰。 龙骨+牡蛎,是这个方子治本所在。龙骨收敛能量,牡蛎潜阳固涩,软坚化痰。两味药经常一起配伍,是固肾调神的最佳搭档,也是从根源上杜绝痰湿产生的一对组合。黑芝麻也是沉降的,这里为补肾助一把力。
需要注意的是,龙蚝理痰饮,是以降痰排痰化痰为主的方子,降的力量很大,针对气虚气陷的人来说,这个方子不是太适合。如果要用,可以搭配补中益气丸来扶助正气。 痰湿体质的朋友,或是遇到痰湿导致的各种怪病,用其他方子效果不是很理想时,不妨考虑一下“龙蚝理痰饮”的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