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奇门遁甲》底层逻辑

 王志连 2024-08-17 发布于河北

《四库全书》将奇门遁甲收录,并在《提要》中高评道“(遁甲)实乃《易纬·乾凿度》太乙行九宫之法也,于诸数术中,最有理致”。

浅谈《奇门遁甲》底层逻辑

那么这里的太乙是什么?我梳理了网络和天文相关书籍的内容,得出下面几个主流的定义和解释:

1、 三式中包含太乙、六壬、奇门,太乙就是太乙神术,关于太乙神术:

古籍上解释说,太乙行宫是根据天文观察来的,太乙取象北极星,北极为体,北斗为用,北斗围绕北极而旋转,北斗为北极帝星所乘之车,帝星乘车临御八方(八宫方位),便能预知风雨水旱,兵灾饥馑,治乱兴亡,所以太乙考治八宫,而不入中五宫。(冬至后阳遁局,夏至后用阴遁局,阳遁笫一局太乙始于一宫,顺行九宫,不入中宫。阴遁笫一局太乙始于九宫。逆行九宫,不行中宫

2、 《史记·天官书》说:中宫 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乙(天穹最高的紫微宫里天极星中)常居也。(天极星也称北极星,《淮南子·天文训》、《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晋书·天文志》均提到太乙行九宫法;

《易纬·乾凿度》介绍古代观测北斗星,凡方位、四时、八卦、九宫、甲子、历度等均由观测北斗而来。将北斗与太乙联系起来,让北斗成为太乙天帝(绕北极旋转但缓慢,用它移易辨认方位、考察节令气数不容易)乘坐的专车,北斗代替天帝的职务;

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注:“太乙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乙。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曰天一,或曰太一”。“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天一下行,犹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率则复。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神(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

3、 太乙在飞盘奇门指的是值使门,天乙是天盘值符,地乙地盘值符;

4、 诸葛亮《诹吉便览宝镜图》日家奇门九星,第一太乙,吉星,阳遁甲子起艮,阴遁甲子起坤;

5、 太乙,又称太一、泰一,本是哲学概念,后发展成星名、神名,也称太乙为“道”。

前面两种太乙的解释比较贴合,都是指向北极星,后面三种属于跑题了,与太乙行九宫说的不是一个事情。

了解奇门遁甲这门数术的人都知道,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二颗星,共是九颗星,就是奇门的九星。宋代天书《云笈七签》明确记载,北斗包含左辅右弼二星,七现二隐。明末清初地理风水学家、玄空派鼻祖级别人物蒋大鸿,在《地理辩证》提到九星五行乃洛书九气,上应北斗。

北斗九星在天文和奇门遁甲中有不同的称谓,古人认为它们分别主管人世间不同事物。人们根据所要预测的项目,来确定观察哪一颗星,再根据所观察星星的光彩变化来判断人事的吉凶。如果所观察的那颗星闪闪发亮,光芒耀眼,则主大吉大利。反之,如果暗淡无光,则主大凶。

以诸葛亮为例,在他与司马懿对决五丈原时,由于操劳过度旧病复发,通过观星得知命不久矣。可以推断出:诸葛亮是观“天心”暗淡得知自己危在旦夕,司马懿也是观“天心”而知诸葛孔明气数已尽。古人就是通过这种看似准确的模糊思想,观察天象的变化来进行预测的。

以上种种皆表明,奇门遁甲与天象运转息息相关,这也明确说明“高等天文物理学”、“宇宙时空数理模型”所言绝非虚。

关于乙丙丁三奇也有人称其实就是天上的日月星三个天文奇观,所以叫三奇,实乃天上三奇,唐宋年间的《《玉霄宝鉴》有过记载:“日出于乙,故以乙为日奇;老人星见为瑞,见于丁位,故以丁为星奇;月照夜到丙位而天下明,故以丙为月奇”。如果奇门中的乙丙丁确实为日月星,那么甲为地球的理论或许可以成立,因为站在地球上,看不到地球的全貌,所以把它遁起来,也迎合了所谓“地心说”。

关于北斗九星:勺子口的两颗星叫天璇、天枢(即是奇门里的天蓬星、天芮星),在这两颗星前面五倍的地方有一颗亮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永远处在北方。夜间行路、航海可以用它指示方向。夜晚,每过一个小时去看一看北极星和北斗七星,你就会发现北斗七星是在绕着北极星自东向西转。这个规律,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它形象地叫做“斗转星移”。有人说北斗每天绕北极星旋转一周,还有说一年的,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北斗星确实是24小时绕北极星旋转一圈,不过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斗柄每月约变动30度,正月指寅,二月指卯……十二月指丑,周而复始,一年变动365度,北极星与地球同轴,这个角度看,相当于北斗也绕北极星也转了一圈?!

《古经》(遁甲穿壬)有云:上律天宿之星象,下奠山川之方隅,以九宫合成一局。列九星八门奇仪神煞而吉凶受命于符首,九星六甲值符随正时天干飞宫,实天罡北斗斗柄随时而转,斗柄所指之真意所在。

先秦典籍《鶡冠子》: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利用黄昏(戌时)时斗柄的指向,来判定四季交替。

张景岳《类经图翼-斗纲解》:“一岁四时之候,皆统于十二辰(十二地支),十二辰者,以斗纲所指之地,即节气所在之处也。正月指寅,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十一月指子,十二月指丑,谓之'月建’,天之元气无形可观,观斗建之辰即可知”。

在天干地支起源和奇门遁甲底层逻辑第一期,已经讲过十天干、十二地支,九星都来自古人夜观天象,另外,还有观点认为,奇门之八神,也来源于星象,与干支有着密切关系。据《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载:“凡九天之神在六甲,朱雀之神在六丙,太阴之神在六丁,勾陈之神在六乙,六合之神在六己,白虎之神在六庚,玄武之神在六辛,九地之神在六癸。”即是说,每个天干均与一神相配。而《奇门遁甲统宗大全》曰:“太阴在天上居丁,在地下居卯。”又曰:“甲戌旬,阴在丁丑;甲申旬,阴在丁亥;甲午旬,阴在丁酉;甲辰旬,阴在丁未;甲寅旬,阴在丁巳。”是故,天上之神位与地下之神位相应,但各有不同。天上之神与天干固定相配,而神与地支并不固定相配,只是仅随干而变换方位。

每一旬为一能量集团、为一特定阶段,故每一旬中,地上之神所居地支方位也是固定的。因而,必有两地支旬空而无神所主,此时,旬空之支“六神无主”,无所适从,场态混乱,此即奇门所说的孤位。孤位所冲之支,为虚。孤虚者,孤为在野而虚为在朝也。十神各有其本位,如同主人与屋舍一样。十神作为廿八星宿的代言神,干支就象屋舍一样起庇护神灵和传导神灵信息的作用。

在奇门遁甲中,神为联结天、地、人盘的纽带,是奇门式盘的玄机所在之一。

奇门中的八神,又叫八将,是古人在天人感应中发现的与九宫八卦具有对应性质的八种神秘力量。

《易纬·乾凿度》言:“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

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注:“太乙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乙。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曰天一,或曰太一”。“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天一下行,犹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率则复。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神(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坎中男,是以言无始也;自此而从于坤宫,坤母也;又自此而震宫,震长男也;又自此而巽宫,巽,长女也;所行者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即又此而从于乾宫,乾,父也;自此而从于兑宫,兑,少女也;又自此而从于艮宫,艮,少男也;又自此而从于离宫,离,中女也;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太乙天一之宫”。

先哲们根据观天而得知的天文现象,将“太乙行九宫”的路线划得清清楚楚。其路线即:“从坎宫始”——坤宫——震宫——巽宫——中宫——乾宫——兑宫——艮宫——离宫,“行则周矣”(九宫飞游一遍)!这就是《洛书》九宫的序数,奇门九宫序数之母。也是奇门遁甲“阳起于子”,终于午的阳遁路线。与之相反的“阴起于午”而终于子,这便是奇门遁甲“阴遁”的路线。所以,奇门遁甲的阴阳二遁是天道阴阳二气运行消长的显化,是天文现象的图景。

清代学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六十日而甲子周,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以上部分引自杏林隐者——灵中子)古人鬼斧天工般的根据干支历法原理,以甲子代北极星,类似数学的代数学,根据天文现象,天星运行路线,用奇门记录了天象,以法天道自然,来明人事……。

周至渊

书于 2023年2月17日 北京顺义家中

(抛砖引玉,同道多交流、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