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经验,如果读博之前知道就好了

 若歌sweet 2024-08-17 发布于山东
【关于导师】‍‍‍‍‍‍‍‍‍‍‍‍‍‍‍‍‍‍‍‍
导师对你的评价(学术或者人格)很重要,但是导师也是人,他拥有着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经验而形塑的认知,所以他的评价不一定是对的。因此,可以为负面评价难过,但不可以因此怀疑自己。
你幻想的导师,可能是学术上指引你,生活上关照你。但是,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则并不是按照你所想的那样。导师如果不能指导,就要学会自我指导;生活上不关心,就要学会自我关心。
导师是人,他也受到自己过去的导师的风格的影响或者反思,会形成自己的指导风格。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试着去学习一些职场沟通的课程(我发现小宇宙上有很多职场人在分享和对话,有一些听着真不错)学着怎么去跟他沟通;如果你喜欢,那是最好的,这样的关系不需要费心经营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关于自学】
现在网上的资源都很丰富,无论是小红书,还是B站或者YouTube,甚至现在很多AI,比如phind/Arc等,都是特别好的搜索引擎,可以学到很多你想学习的东西。
通过学术会议或者豆瓣/小红书,你会遇到很多研究相似的人,在一些机会下大家可以多去交流学习,效果不一定会比导师指导要差。
我觉得自己琢磨的过程是很痛并快乐的。其实绝大多数博士都要学会自学,才能有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别人。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别人拿不走。
【关于人际】
你和同门或者同学之间的关系,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不一定要很好,但也不必闹的很僵。对于那些常常向你打听事但自己闭口不言的人要远离,对于那些真诚地分享的人多靠近。‍‍‍‍
有机会的话,可以在读博期间通过打球或者健身等,拓展一些自己的生活圈子。这样有一些烦恼可以和所在的圈子外的人交流,也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关于焦虑】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必然经历很多痛苦和折磨,我们无法对痛苦视而不见。但是请不要独自承受痛苦,可以多和身边的人交流、复盘,也会在焦虑中有所成长。
焦虑是正常的。我认识的绝大多数博士都是焦虑而又苦闷的,毕业治百病。基本上在毕业之后,生活会重新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状态。
【关于绝望】
我读博后期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绝望。尤其又读点社会学的书,常常觉得人生无望,流动无望。我认识的很多博士也提到这一点,说读了博之后更加见到社会的多面性,比如努力是不值钱的,关系和人脉才能决定一切,甚至我们都会将走到今天这条路上归之为幸运。所以,这种思路又会影响着自己的生活状态,可能会消极。但其实我后来在读《庄子》的时候,意识到一个事情,那就是不必期待。可能是心灵鸡汤,但是很管用。但你不去期待很多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执念的时候,你会快乐很多,就不会一直执着于那些想要而不得的当下了。
【关于努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努力还是有意义的。因为只有努力了,只有努力才能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但是,努力不一定能掌握世俗的成功,比如发表和课题。但,这不是我们不努力的理由。只能尽人事。
【关于信念】
相信吸引力法则,当你每天抱着积极的态度去生活,积极就会靠近你;当你每天都抱着消极的态度去生活,消极也会靠近你。即便读博很难,还是要相信自己可以毕业,这种信念虽然会动摇,但要常常相信。
如果你需要心理疏导,可以点击这一链接:自渡渡他|读研读博心理疏导
关于读博的一些心路历程,你还可以参考这些:
读博过程中如何让自己快速适应“社会化”?
读博感悟:与生命中的“既要又要”和解
读博的内耗不见得是坏事儿
读博期间的「休息耻辱症」
读博崩溃的时候如何相信自己可以穿越黎明?
我看了这些书单,告别了读博期间的精神内耗
读博带给我的人生变化
读博是一段人生体验,而不是一定要获得一份世俗意义上的「成就」读博的两种思维模式|我还不够好和我已经很好了
读博|崩溃常有,也总会挺过去
如果你还想看关于读博的一些文章,你可以在公众号直接搜索「读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