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斤少两的西瓜贩子

 木兰良朝 2024-08-18 发布于吉林

今年神兽特别爱吃西瓜。春节期间我在欧亚超市买了一个小西瓜给他,一斤十八块八,总共花了六十多元。

这小子好像有特异功能,他小时候从春天开始吃西瓜,吃到西瓜五毛钱一斤时就死活不吃了。我就纳闷他又不知道价格,为啥只在贵的时候吃,真是怪事。

小区门口京客超市,西瓜一直在两元左右徘徊。神兽每天吃半个,大约十三四元。有一天挑小的买了一个,花了二十九元。他自己也感慨今年西瓜贵。

去年我和巫森到侯家赶集,西瓜十元六个,核不到两毛钱一斤。不仅西瓜个保个甜,而且卖西瓜的小哥还颜值逆天。论个卖不涉及短斤少两,实在不错。

今天,我们就想去早市看看西瓜是否能便宜些。

从光明北街向西转三合路,路边停满了小商贩的货车。这条路通向早市,周日清晨人流如织,熙熙攘攘。

第一家卖西瓜的,是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妻,西瓜都装在一个大货车上,车厢头立个小牌子,歪歪扭扭写着:一元保叫。西瓜堆上,有两个切开的瓜,几乎没有籽,红色的瓜瓤上起了粉白的沙,给一众碧绿的瓜皮映衬着,分外诱人。男的穿着背心大短裤和拖鞋,哑着嗓子喊:西瓜一块一块,不甜不要钱啦!

保叫就是顾客挑一个西瓜,摊主问:叫不叫?顾客说,叫一下吧。摊主用尖刀在西瓜上划一个小方块或三角块,用刀尖扎着一小块西瓜给顾客看,如果不红就不要钱。

我挑了一个小西瓜,男的一称,说:十块。女的说:我们家都是岗上的西瓜,便宜,沙瓤儿,保甜。

我扫码付款,巫森搬西瓜。听说常有小贩子用八两秤唬人,我问巫森够秤不。巫森提了提,说:差不多吧。

车开到早市门口,还有几家卖西瓜的。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用一个三轮车卖花皮西瓜,喊着九毛一斤。

我又挑了一个西瓜,称了一下,老头说:十元。

拎西瓜走开时,我听见身后一对夫妇买的西瓜也是十元。

哪有这么巧啊,西瓜论斤称还都是十元,我断定他们中至少有一个短斤少两。

回到家,第一次用自己家的电子秤称了西瓜,也是从来没有这么浓烈的求知欲。

你猜怎么着?

岗上西瓜是八斤,花皮西瓜是十一斤二两。

也就是说,老人家不骗人,还多秤呢。而那对夫妻,多收了两元钱,果真是个八两秤。去掉开车油钱,去掉多要的钱,不比京客超市便宜,关键开车去早市还容易被交警叔叔罚款。上次买块豆腐花了二百多,因为西边路口忽然规定五点半到十一点半不许右转,转了就罚。

看来买东西还是要选老人家的,不然就被当傻子多收钱。

买西瓜前吃早餐,我们自己算是三十一块五,还没等扫码,老板走过来一算,说是三十三块五。以前我和巫森都按老板说的付款,明知多收了也不做声,块八毛的,就那么地吧。这次我说是三十一块五,老板马上说:哦,三个人,我以为三碗粥呢,原来是两碗呀。

你看,商家都是往里唬不往外唬,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你一纠正他,他就说哪里哪里怎么样,早就想好了理由,表示不是有意的,特别无辜。所以如果不对账单,我们一生被多算了多少钱也根本不知道。

记得很多年前,我和同学永红去商业街买衣服,经过华城商场门口,看到有个膀大腰圆的大姐推车卖苹果。我们买了两个大苹果,准备洗洗吃。再往前走,遇到一个卖橘子的老阿姨,永红就把大苹果放到她的秤上让她称。结果一算,被多要了我们两毛钱,永红二话不说就回去找那个膀大腰圆。

膀大腰圆很怕我们声张,耷了着大眼皮赶紧退了两毛钱。想来她觉得我们是小女生好欺负,不骗白不骗。她也没想到真有诚实做买卖的,也有较真的,想坑人?没那么容易。

过去市场有公平秤,消费者可以随时复秤。现在超市明码标价,多称了收银员也不会多挣工资,基本不存在多收钱的现象,人们都放松了警惕,习以为常了。

没有固定摊位,做点小生意不易,其中辛苦谁都可以想象和理解,但像第一家西瓜贩子那样靠唬人牟取更多利润就不对了。这样也做不成大买卖,走不远。福慧双修,身名俱泰,可不只是说说的。

如今永红在欧洲的大学任教,不知她后来有没有再遭遇短斤少两的情况。而我这么多年来,没少遇到昧良心的小贩,家里的电子秤以前都是摆设,至少心里平衡。今日管窥,浮想联翩。短斤少两之外,一定还有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有毒有害……实在防不胜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