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老兵王明才百岁纪念封

 QIANSHI 2024-08-19 发布于浙江

抗战老兵王明才百岁纪念封

图示, 文本

描述已自动生成

近日,收到范征南先生寄来,由他手绘及亲自寄发的纪念封。上有“集邮快乐  邮谊长存”王明才亲笔题词。

作为抗战老兵王明才早有所闻,他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特别王明才还是个集邮者。王明才兴趣爱好广泛,酷爱集邮60年,不但发表过许多邮文,还倾心编组数十部邮集获奖。

为庆贺王明才100周岁生日,金华生肖集邮工委(分会)特制此封。

今年8月是日本投降79周年,我就从抗战开始,叙说他的故事。

王明才祖籍是浙江镇海人,父母后来到上海谋生。王明才1924年8月出生在上海,也就是此封在上海寄发。

童年时的王明才家境还富裕,但由于父亲失业,家道中落,年少的王明只能前往苏北泰县运粮河镇做苦工。这个镇恰巧是日伪军的一个驻点。一个月后,新四军攻镇时将日伪军全部歼灭,机缘巧合之下王明才加入了新四军苏中军区一师一旅一团三营七连。时年1943年10月,19岁。

参军不久,王明才就迎来了第一场战斗——车桥战役之芦家滩阻击战。芦家滩离淮安城6公里,是从淮安到车桥的必经之路,中间是个口袋地形,周边是一片芦苇荡,淤泥很多,人走进去就会被困住,部队决定在这里对日军进行伏击。1944年3月3日,天起大风,黄沙漫天,王明才和战友们顶着风沙挖战壕、埋地雷,为战斗做准备。3月5日,车桥战役打响,日军乘坐七辆卡车从淮安出发支援车桥。

车上大概有240名日军。一进入伏击圈,我军猛烈开火,日本鬼子有的被地雷炸死,有的被活捉。这一战日军伤亡60余人,被俘十余人,还缴获了一批轻重武器和战利品。

这是王明才首次参加的战斗,他与3名战友活捉了一个陷入芦苇荡淤泥的大块头日本兵。

一群人的旧照片

描述已自动生成

▲后排右为王明才(选自《王明才家庭影集》,下同。)

芦家滩战斗后,王明才跟随部队辗转浦江、上海多地作战,先后参加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淮海战役等。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21岁),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共产主义战士。

1950年11月初,王明才所在的部队奉命前往朝鲜战场,那片陌生的土地洒满了他和千千万万名革命战士的血泪。部队从兖州出发,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抵达朝鲜边境江界。又经过7天的急行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运水里。稍作休整后,部队和美军王牌陆军第一师开战。

男人骑着马的黑白照片

描述已自动生成

  ▲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机炮连副指导员王明才在朝鲜前线留影。

参军以后,王明才有过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第一次发生在执行任务的途中,王明才独自走在路上,突然遭到敌军四架飞机的轮番扫射,危机之中路边田埂里一个石板盖着的洞救了他一命。第二次情况更危急,那天王明才正在屋里写稿,听见飞机的轰鸣声,接着听见房屋的倒塌声和炮弹的爆炸声,王明才躲在相对稳固的墙角处,躲过了一劫。

人的照片上写着字

描述已自动生成

▲被授予上尉军衔的王明才(右)与战友在上海一家照相馆拍摄的合影

1955年,已任连级干部的王明才被授予上尉军衔。1956年12月,戎马生涯十三载的王明才转业到浙江省人事局干部处。1958年,他随省委社教工作组来义乌后就一直在当地工作。历任义乌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义乌县卫生防疫站站长等职。1983年12月离休。

穿白色衣服的男人

描述已自动生成

▲王明才向家人打拍子演唱《新四军军歌》

如今,王明才已经100岁,一家四世同堂,生活美满,其乐融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