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驻足于明代书法的高峰,细品彭年大师十六幅经典之作。每一笔一划,皆是时光的印记,历史的低语。墨香四溢间,仿佛能听见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风雅与豪情。彭年之书,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情感的流淌,文化的传承。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书法艺术的盛宴中,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震撼与美丽。
——题记
明朝(1368-1644年)历经12世、16帝,国祚276年,为巩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思想控制。明代书法以帖学为主流,法帖篆刻盛行。受士大夫清玩风气影响,明代书法以行楷为主,追求纤巧秀丽之美。明初书法继承元代风格,成祖迁都北京后,台阁书风兴起。明成祖重视文化,招募书法家并授予官职,推动了习书之风。
我们一起分享明代著名书法家彭年书法作品。

彭年,字孔嘉,号隆池山人,正德六年进士,江苏吴县人。少时与文征明交游,以文学书画闻名。家贫而好饮,唯以文字交谊,拒收馈赠。藏书丰富,有“寒绿堂、云光阁”。著有《隆池山樵集》,一生清贫而终。《明史》载其事迹于卷二百八十七。
明代书法家彭年,其书法造诣深厚,堪称大家。他初学晋人风骨,深得古法精髓,而后转益多师,楷书既具欧阳询(信本)之严谨法度,又不失颜真卿(清臣)之雄浑气度,字里行间透露着深厚的传统功底与独特的个人风貌。行草书则师法苏轼(子瞻),挥洒自如,既有东坡居士的豪放不羁,又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理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彭年还兼精篆刻,治印技艺亦是一绝,展现了其多才多艺的艺术才华。
明代书法家彭年《行书诗翰册》赏析

明代书法家彭年《行书诗翰册》纸本,纵26厘米横33.5厘米7联,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书承古出新,俊逸清爽,心境怡然。遍览册页,清笔徐来,别有洞天。钤“孔嘉”、“隆池山人”印,收藏印见“又书氏藏”、“破研斋”,尽显风雅,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
明代书法家彭年《致元洲札》赏析

明代书法家彭年《致元洲札》藏于故宫,小楷精绝。此札乃彭年致同门陆师道(元洲)之作,二人均为文征明高足。彭年赏其诗作后,书札借《虎丘卷篆字册》三日,情谊深长。札中楷书笔法精妙,蕴含晋人风韵,轻重浓淡皆恰到好处,尽显彭年楷书之精湛与风骨。
明代书法家彭年《小楷芝寿序斗方》赏析

彭年《小楷芝寿序斗方》之一
明代书法家彭年《小楷芝寿序斗方》,纸本珍品,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此作纵22.3厘米,横20.8厘米,以精湛小楷书写,字迹清秀,布局雅致,展现了彭年楷书艺术的深厚造诣与独特韵味。

彭年《小楷芝寿序斗方》之二
明代书法家彭年《题仇英归汾图》赏析

明代书法家彭年《题仇英归汾图》楷书,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作纵26.7厘米,字体遒劲有力,结构严谨,展现了彭年楷书艺术的深厚功底与独特风格。其书与仇英画作相得益彰,共同演绎了一段艺术与文化的佳话。
明代书法家彭年《小楷石湖临泛诗》赏析

彭年《小楷石湖临泛诗》全图
明代书法家彭年《小楷石湖临泛诗》纵29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此作书于陆治《石湖图卷》卷后,以精湛的小楷书写,字体清秀挺拔,与陆治画作相映成趣。彭年的书法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也为这幅图卷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彭年《小楷石湖临泛诗》之一

彭年《小楷石湖临泛诗》之二
明代书法家彭年《楷书富春江石子诗卷》赏析

彭年《楷书富春江石子诗卷》之一
明代书法家彭年《楷书富春江石子诗卷》,纸本楷书,纵32.4厘米,横展长达480厘米,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卷书法笔力遒劲,结构严谨,气韵生动,将富春江石子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完美融合,展现了彭年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书法魅力。

彭年《楷书富春江石子诗卷》之二

彭年《楷书富春江石子诗卷》之三

彭年《楷书富春江石子诗卷》之四
明代书法家彭年《致钱榖札》赏析

明代书法家彭年《致钱榖札》之一,尺幅为纵34厘米,横26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札以行书挥洒自如,笔意流畅,字里行间透露出彭年与钱榖之间的深厚情谊与文人雅趣,是研究明代书法与文人交往的珍贵实物资料。
释文:鼎郎今日想遂勿药,头晕不能走问,徒驰切耳。童子亦为奔走困顿,故而迟迟,望示慰数字。雪屿亲家高丽扇写去,幸转致之。雪屿不来,乞藏之内箧,千万。年顿首白。磬室先生文侍。
明代书法家彭年《致钱榖札》赏析

彭年《致钱榖札》之一
明代书法家彭年《致钱榖札》之二,行书佳作,藏于上海博物馆。其作纵17.5厘米,横26.5厘米,分三联书写,笔墨酣畅,字里行间洋溢着文人间的真挚情感与高雅意趣,是明代书法艺术的珍贵遗存。
释文:“不面又半月,何堂堂之易去也。比日酷暑,继之风雨,不敢请教,徒深驰切耳。承指引,汪匠本身不屑小就,付以二徒,颇粗糙。敝几三只,虽仅成规模,而刀头手段与香山略高,匠人一样也。今日已完,欲屈兄一顾处分,顾直烹茶一笑。复乘阴凉,同吊清溪之母,甚幸甚幸。倘必无暇,乞裁示多少一工,庶不受缠聒也。恃爱奉渎,皇恐皇恐。倘能拨冗,尤荷尤荷。十日。年顿首白。磬室先生侍史”。

彭年《致钱榖札》之二

彭年《致钱榖札》之三
明代书法家彭年《致顾德育札》赏析

明代书法家彭年《致顾德育札》,尺寸纵30厘米,横31厘米,分为两联,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札行书流畅,笔力遒劲,字里行间透露出彭年与顾德育之间的深厚情谊,是研究明代书法及文人交往的宝贵资料。
释文:珍果损惠,足荷不遗之爱。兼劳手笔,当与《青李帖》并寳也。容面谢。年顿首再拜。少潜征君先生文侍。
顾德育,初号少潜,晩称安雅生,吴县人,与陆中行、彭年善,吴中称为三高。喜读书,擅书法。
《青李帖》即《十七帖》中的《来禽青李帖》。
明代书法家彭年《前赤壁赋》赏析

彭年《前赤壁赋》之一
明代书法家彭年《前赤壁赋》小楷,作于1548年,款识典雅。其书笔力清劲,结构工稳,略带斜势,尽显匠心。然其风格与文徵明相近,小楷更似馆阁体典范,终被历史尘封,未能独步书坛。此现象引人深思,艺术之路,贵在创新,方能超越前人,留名青史。

彭年《前赤壁赋》之二

彭年《前赤壁赋》之三

彭年《前赤壁赋》之四

彭年《前赤壁赋》之五

彭年《前赤壁赋》之六
明代书法家彭年《楷书诗扇面》赏析

明代书法家彭年《楷书诗扇面》,以金笺为底,纵18厘米,横49厘米,尽显华丽典雅。此作于壬子(1552)年,笔墨间流露文人情怀。上海道明春拍上,此扇面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目光。
释文: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熔黄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蒙蒙隔寒镜……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
明代书法家彭年《楷书诗扇面》赏析

明代书法家彭年《楷书诗扇面》,以金笺为纸,尺寸精巧,纵17厘米,横52厘米。其楷书笔法严谨,结构稳健,字里行间透露出深厚的书法功底与文人雅趣,让人不禁为之驻足欣赏。
明代书法家彭年《颜体楷书云川记》赏析

明代书法家彭年《颜体楷书云川记》手卷,以颜真卿之雄浑笔法为基,融入个人风韵,字字珠玑,力透纸背。此作不仅展现了彭年对颜体书法的深刻理解,更透露出他超凡脱俗的书法造诣,堪称明代书法艺术的瑰宝。
云川记释文:略。
明代书法家彭年《小楷洛神赋》赏析

彭年《小楷洛神赋》之一
明代书法家彭年《小楷洛神赋》,嘉靖辛亥七夕之际,彭年亲笔题识,彰显其书法技艺之精湛。此作小楷清秀灵动,笔触细腻入微,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曹植《洛神赋》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实为明代书法之佳作。

彭年《小楷洛神赋》之二

彭年《小楷洛神赋》之三

彭年《小楷洛神赋》之四

彭年《小楷洛神赋》之五

彭年《小楷洛神赋》之六
明代书法家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赏析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一
明代书法家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卷首由许初题字:“漫然著笔”,行书流畅洒脱。彭年临摹苏轼之作,不仅形似更得其神韵,笔力遒劲,行云流水间尽显文人风骨,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书法瑰宝。
释文:“归去来兮辞。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涂。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予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常从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歛裳霄。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嘉靖癸亥七月既望,隆池山樵彭年识”。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二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三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四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五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六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七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八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九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十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十一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十二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十三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十四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十五

彭年《临苏轼归去来兮辞卷》之十六
明代书法家彭年《题刘珏诗画卷》赏析

彭年《题刘珏诗画卷》之一
明代书法家彭年《题刘珏诗画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明代书法家彭年以行书挥毫泼墨,题于刘珏精心绘制的《诗画卷》之上。其字迹潇洒飘逸,笔力遒劲有力,与刘珏的诗意画意相得益彰。彭年之题,不仅是对刘珏艺术造诣的赞赏,更是明代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

彭年《题刘珏诗画卷》之二

彭年《题刘珏诗画卷》之三

彭年《题刘珏诗画卷》之四
欣赏了明代书法家彭年的十六幅书法作品后,我深感其书法风格独特,技巧精湛。其行书流畅而不失力度,笔划间透露出浓厚的文人气息。每一幅作品都如行云流水,既有传统的沉稳厚重,又不失创新的灵动飘逸,令人叹为观止,彰显了彭年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造诣。
赏名家书法,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彭年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