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外科方剂:托里消毒饮 考证表,中耳炎脾虚湿困可用

 先森的书馆 2024-08-25 发布于河南

绿萝

书斋

托里消毒饮

(《外科理例》)

【组成】人参、黄芪(盐水拌炒)、当归(酒洗)、川芎、芍药(炒)、白术(炒)、茯苓各8g,白芷、银花各21g,甘草1.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益气血,托毒消肿。

【主治】应用消法不应之疮疡。

【方解】本方能壮气血,健脾胃,解疮毒,用治痈疽已攻发不消者。“服此,未减即消,已成即溃,腐肉易去,新肉易生,”(《外科理例》)。方中由二类药物组成:一类为补益气血之品,人参、黄芪、白术益气托里。当归、芍药、川芎养血活血,气血调理,正气充盛,则利于托里排毒。一类为解毒消肿之品,银花、甘草为解毒清热圣药;白芷、茯苓止痛排脓,散结消肿,解毒消肿则利于疮疡消散,故合而用之,既可使未成者消散,又可使已成者托毒外出;既有扶正驱邪之效,又有解毒、消肿之功;故名之为托里消毒饮。其后,《外科正宗》在此方中加入皂角刺、桔梗各1.5g,更增强了托里透毒、排脓止痛的功效,成为消中有托,托中有消,消托并施的名方。

历代外科专著中,多有此方介绍,但组成稍有差异,望同道研究考证。



中耳炎 辩证 脾虚湿困
【证候】耳内流脓,量较多,日久不愈。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托脓。【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生黄芪20g,生白术15g,陈皮12g,茯苓20g,白芷
12g,当归15g,皂角刺12g,桔梗12g,薏苡仁15g,炙甘草6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