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的时候,在学中医的时候就特别努力,在河南上中医大学时候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精通中医之道的老中医,也是我的第一个师父,我们之间聊天对话,从中医文化传承到医德医术,相谈甚欢,志同道合。迅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师父自幼学习中医,几十年的人生经验。我在成为中医时候,认真的传给我一张破旧的方剂。他说这个是他的收藏毕生的宝贝,能治疗很多心脑血管怪病。师父年事已改,希望我能用这个方剂发挥更大用处,让更多人受益,果然没让师父失望,我一用就是四十年,这个方剂以及辨症会用一个典型案例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头晕头疼,胸闷气短患者有所帮助。 师父认为冠心病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热在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阴;或者热盛耗伤津液,气随液脱;或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心悸,心绞痛,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 师父认为调理冠心病,脑梗,需要一法一方。辨证对了症型才是关键。很多患者活血化瘀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他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一个方剂加减,扶正驱邪,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主要用于调理最常见冠心病,对调理这类冠心病症状非常简单又有效。 ![]() 配方: 基础方:南沙参2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等随证加减! 功效: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症见: 针对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及血管堵塞,脑梗的患者,表现为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体倦乏力,头晕头疼等症状,伴有血瘀的体征。 方解: 方以南北沙参、麦冬、生地清润滋阴;桂枝温阳化气;五味子敛阴;丹参、川芎、益母草活血祛瘀,通经活络。合而成方乃有益气养阴,化瘀通络的作用。 应用案例: 我的一个40多岁的随访患者,出现胸闷气短,运动或后胸口憋闷疼痛,起初没在意,一周后越来越严重,还出现了手脚发麻的症状,去医院做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血管狭窄30%。兼有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在家用药两周没有缓解,让她很焦虑。年纪轻轻就冠心病害怕终身用药,害怕恶化后可能就要做支架了。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刷到了我辨症血管堵塞的视频,于是给他打开了新的认知,把他的情况报告都发给了我 中医辨症:有胸闷憋气,或心前区不定时隐痛,时而在睡眠中憋醒,睡眠不好,心慌气短,虽入秋季节亦喜开窗摇扇,口干,全身乏力,舌体胖嫩,质淡尖红,苔面净,符合典型的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的症型。 治疗策略 针对这一病机,我采用了,补气养血,活血化瘀 的治疗理念,我选择了常用不常见的益气养阴通络汤,该方子以活血化瘀,补气养血为功效。旨在针对气虚,血瘀,病因病理从根源进行调理。 基础方用:南沙参20g,北沙参20g,麦冬20g,五味子10g,桂枝10g,生地30g,丹参25g,川芎15g,益母草15g等随证加减。该方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作用。因为有睡眠不好方中加了酸枣仁,针对痰瘀的表现加了薤白和茯苓。 调理结果: 经过三个周期随症加减,她的病症基本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心绞痛,心慌心悸症状基本消失。气短表现也不复存在,手脚发麻症状也得到了缓解。随访两月后基本康复。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健康、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