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的源泉 三五八旅的战斗作风 荔北战役前我就感到胸部有时疼痛,而且身体日渐消瘦。当时我以为是劳累过度造成的,并未引起注意。打完仗后,胸部疼痛加剧大便又发现了潜血。经野战军卫生部的医生检查,诊断为肋膜炎。 ![]() 11月份的一天,野司打电话通知我到总部去,说是彭总要见我。我到了总部住地,见了彭总。他简单问了部队的情况,然后说:“卫生部的同志告诉我,你的病情比较严重,他们建议让你到晋绥军区医院去治疗,我同意他们的意见。”我稍加考虑后说:“彭总,我还能坚持,等打完了冬季战役以后再说吧!”彭总说:“治病要紧,今后的仗好打了,你放心去治病吧!”接着,彭总向我讲了当前的形势。他说,最近.华东野战军解放了济南,东北野战军胜利进行了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全国的军事形势已经人一个新的转折点,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军在总体上已占有优势。彭总接着又说,西北战场上,胡宗南集团虽然在兵力数量上和武器装备上仍保持优势,但是,他的5个机动整编师中有4个师连续被歼灭或遭受歼灭性打击.只剩下整编第一师比较完整。敌军士气日见低落,战斗力大为削弱。彭总说到这里,把手一挥说:“总之,已经胜利在望。你放心去吧!”我看彭总决心已定,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谈完话以后,彭总坚持留我和他一起吃饭。桌上摆了三个菜:青菜、豆腐、鸡蛋炒黄花,全是猪油炒的。饭后,炊事员悄悄告诉我:彭总最喜欢吃猪油,平时还舍不得,你们来了才让用猪油炒菜。统率千军万马的彭大将军,生活如此俭朴,我每次想起都激动不已。 我回到旅部,向黄新廷旅长讲了彭总的意见,他也支持我去治病。这样。我就离开了三五八旅。 我离开部队以后,我旅随纵队又参加了西北野战军组织的冬季战役。1949年元月,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三五八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任命黄新廷同志为师长,我为政治委员,罗坤山同志为副师长.江含章同志为参谋长。七一四团为步兵第一团,徐立树同志任团长,徐文礼同志任政治委员;七一五团为步兵第二团。简国湘同志任团长,刘佩荣同志任政治委员;七一六团为步兵第三团。游好扬同志任团长,栗光祥同志任政治委员。改编后,我一师驰骋关中平原,取得了春季战役、陕中战役和南渡渭河的胜利,参加了全歼胡宗南主力的扶眉战役,向青海、宁夏的二马发起了陇东追击战,并攻克固关镇,打开了西进的大门。接着,又跃进千里,抢渡黄河天险,于9月5日解放了马步芳老巢西宁。青海解放后,我被任命为一军副政治委员、青海军区副政治委员、青海人民军政委员会副主任,但均未到职。 我离开部队以后,来到山西省河津县晋绥军区医院治病。在这里听不到枪炮声。闻不到硝烟的气味,很有些不习惯。我常常怀念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友,回忆三五八旅这支英雄部队的战斗历程。 ![]() 三五八旅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红二军团。我是1934年红二、六军团会师时来到这支部队的。当时,红二军团缺少政治干部,贺龙、任弼时同志决定,从红六军团选调一批,我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10多年来,我一直在贺总、彭总的领导下,跟随这支部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很大的锻炼。 在这支部队战斗、学习、工作的10多年,我深切地感受到,在千百次战斗中,经过千锤百炼,形成了这支部队很有特色的战斗作风。正因为如此,在解放战争时期,多次受到以治军严闻名的彭总的多次表扬。彭总在蟠龙、沙家店、清涧等地,多次讲:“三五八旅这支队伍讲全局顾大局,有纪律,有觉悟,有很强的党性。”“这支队伍担子拣重的挑,任务再重,从来不叫苦;打仗争主耍突击方向,战斗再艰苦,从来不报伤亡,完成任务好,有很强的战斗力。” 三五八旅的战斗作风,我体会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决执行命令。在每次战斗中,无论任务如何艰巨复杂,从来不讲条件,不提要求,而是主动承担最困难的任务。叫这支部队攻,就一往无前,无坚不摧,如青化贬伏击战,蟠龙攻坚战,沙家店、宜川歼灭战,都坚决、彻底地消灭了敌人。叫这支部队守,就固如坚壁,羊马河战斗,我旅英勇顽强抗击敌军5个旅,迟滞了敌人的疯狂进攻,为兄弟部队歼灭敌人t个旅,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在战斗中,奋勇攻击,顽强防守;攻如猛虎,守如泰山,人自为战,主动支援。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支枪,也要坚持到底。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作风表现在每次战斗中,而在瓦子街战斗和乌泥村战斗中表现更为突出。 三是机动灵活,勇猛穿插。以勇猛果敢、神速、机敏的战斗动作,从敌人的防御间隙楔人,直插敌人纵深,分割敌人的防御体系,截断敌人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配合兄弟部队全歼敌人。七一四团在这方面表现最为出色,在沙家店战役、荔北战役中,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是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艰苦的环境,频繁的战斗,长途奔袭,对部队战斗意志、作风和耐力,都是严峻的考验。战区辽阔、环境艰苦、自然条件恶劣的西北战场尤甚。在这一点上,三五八旅表现了超常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西华池战斗到穿越苦水沙漠区,连续4个月不停顿地行军作战;从米脂到岔口,忍饥饿冒秋雨不停顿地长途追击;西府陇东转进,日夜兼程,月余不得歇息;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五是顾全大局,主动协同。如果把一次战役或战斗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做全局,每一支部队的作战行动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是这个全局中的一个局部。三五八旅在西北战场上,总是力求在自己的作战方向上,以自己积极的作战行动.促进和加速全战役的胜利。即使自己处于不利的态势,但为了全局胜利,也宁愿承受巨大的困难,忍受重大的牺牲。以对战斗全局负责的责任心,积极机动地歼灭敌人,充分表现了革命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全局观念。 清涧战斗中,七一四团主动从城西转到城北协同兄弟部队攻城是这样,在乌泥村战斗中,七一四团主动以机枪火力和手榴弹侧击进攻兄弟部队的敌人是这样,在瓦子街战斗中,当二纵队因天降大雪,未能及时到达作战区域,三五八旅部队主动越过一纵二纵的战斗分界线.抢占南山阵地,堵住了敌人的退路,保证了全歼敌整编第二十九军。更是这样。 六是干部亲临一线,靠前指挥。一支能打仗的部队,是靠历经百战锤炼出来的,也是靠各级指挥员带出来的。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三五八旅的各级指挥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每次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越是激烈越是这样。因此。在解放战争中,三五八旅的指挥员伤亡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不少优秀干部的鲜血流在了战场上。七一五团副团长周绍训,是在蟠龙战斗中,在最前面指挥并直接带领部队冲锋时牺牲的;七一六团团长储汉元,是在清洞战斗中,攻占爬子山时牺牲的;七一四团团长任世鸿,是在瓦子街战斗中,攻占敌整编二十九军军部时牺牲的。 军事指挥员如此,政治领导干部也是这样。看一看解放战争时期的伤亡名册,三五八旅负伤、牺牲的政治干部几乎与军事干部同样多。 因此,可以说,三五八旅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是由一大批干部带出来的,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养成的。 七是有严明的纪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三五八旅养成了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战斗中,严格遵守战场纪律,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对兄弟部队给予密切配合和主动支援;战斗结束后,对捕捉俘虏、缴获武器及物资器材,对兄弟部队给予帮助和支援。攻克蟠龙时,几个纵队的部队冲入街内,面对堆积如山的物资,少数分队曾发生争夺现象,但三五八旅的部队,一直严格遵守战场纪律,表现了优良的作风。 三五八旅的群众纪律,更是有口皆碑。在我军撤出延安,进行内线作战时,我旅开展了“替群众管家运动”,教育干部战士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一砖一瓦;对群众没有收藏的物品,则帮助群众'坚壁”起来,免遭胡宗南军队槽蹋。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 在向渭北、关中的蒋管区进军时,我军模范执行党的城市政策,认真保护工厂、商店、银行、公共设施、公共建筑,不惊扰人民群众,把爱民的优良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三五八旅严格执行战场纪律和群众纪律,军内外的关系都很融洽,和兄弟部队紧密团结.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传家宝 我于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亲身经历了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过程。我经常思考,我军为什么能够打败国内外的强大敌人,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从我的亲身经历中,我体会最深的,一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二是我军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确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我军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三是我军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队的贯彻执行;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广大指战员的头脑,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的阶级觉悟,促进了官兵团结、军政军民团结,增强了组织性、纪律性,培养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力量的源泉,是胜利的保证,是我军的传家宝。 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军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不少同志在这方面都有论述。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做好政治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干部战士的觉悟。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从根本上提高干部战士的政治觉悟,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中心环节。在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局面的转变,如由劣势变优势,由被动变主动,由困难转化为顺利等等,既需要有物质因素(当时武器装备等物质条件的改善是有限的),更需要强有力的精神因素,即干部战士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革命精神,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发挥出来的聪明才智。广大指战员政治觉悟的提高,不可能是自发实现的,需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向他们灌输革命的、科学的思想。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说,要用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要用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战斗热忱,技术和战术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威力。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去进行,要结合部队战役、战斗的任务去进行,要从实际出发。我们党在解放战争中的任务是武装夺取政权,同时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它要求政治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指战员的阶级觉悟,解决部队的斗志问题、团结问题、纪律问题,全面地提高部队战斗力。诉苦三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适应当时斗争任务的要求和部队的实际情况,应运而生的。这就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脱离当时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三是政治工作要走群众路线。新的经验在基层,新的创造在群众之中。我们政治工作领导机关和政治工作干部,一定要深人实际,深人群众,弄清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发现和及时总结群众的新经验,用于指导全面工作。诉苦三查是广泛的群众性自我教育、相互教育。 这个办法开始也是群众自己创造的。它是领导机关、各级干部深人实际、深人群众。体察群众情绪,集中群众智慧,总结群众经验而开展起来的。这次教育是一次生动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教育,许多深刻的道理是通过干部战士切身经历的活生生事实来说明的。 毛泽东同志说:“陕北的部队经过整训诉苦以后,战士们的觉悟提高了,明了了为什么打仗,怎样打法,个个摩拳擦掌,士气很高,一出马就打了大胜仗。”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只要有坚持深人群众、调查研究的负责精神,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愁没有新办法。 四是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歇时间整训部队。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兵员少、装备差,要对付十倍于我的敌人,就必须经常处于连续行军作战之中,很少有较长的时间进行休整的机会,更不用说抽调干部进行系统培训了。因此.必须重视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歇时间进行整训。少者7至10天,多者I个月或1个多月。时间短的,主要是进行急需解决的作风纪律检查和组织调整。时间长的,首先进行政治教育,认清形势,进行战评,总结战斗经验,开展群众性的查思想、查斗志、查纪律活动,切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然后发展党员,提拔优秀干部。健全党和行政的各级组织。经过政治整训,在提高觉悟的基础上,开展练兵活动.学习军事技术、战术。 因为整训是结合战争实践,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的.对提高觉悟、加强纪律、培养良好的战斗作风,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是开展以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立功创模运动。每次战役之前,我们号召干部战士普遍拟定立功计划,号召开展歼敌竞赛,并把个人立功与单位立功的集体英雄主义结合起来。战斗结束之后,及时检查、评比、树立典型,并通过多种形式宣扬英雄模范事迹,号召干部战士学习。在立功创模的政治氛围中,我旅涌现了全连打得只剩下1o多个人,仍然是人在阵地在的英雄六连;涌现了只身冲入敌阵连续刺倒10多名敌人的杀敌英雄刘四虎。通过学习六连,学习刘四虎,涌现了更多的英雄模范人物。事实证明,这种为正义而战、为人民而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广泛扩展起来,所产生的战斗威力是无法估量的。我军之所以能够攻必克、守必固。主要靠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 六是要善于抓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各项工作中,都会有先进、中间、后进的三部分人。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善于发现先进分子,并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在部队推广。一个先进分子的实际行动。比领导者的讲话.更有说服力。他的行动促使广大干部战士在思考:别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这样就会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一种向先进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在三五八旅,开荒时我们表扬了劳动模范王德才;练兵时,我们表扬了练兵模范刘根福;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表扬了提出为人民立功的丁丑娃、替群众管家的王有才、战斗英雄刘四虎,对推动全面工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是面向连队,打好基础二连队是执行战斗、训练和一切工作任务的基层单位。部队战斗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连队建设好不好。 连队建设最主要的是把党支部建设好,使党支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领导和团结指战员完成各种任务。在连续战斗中,连队伤亡大,要经常整顿和健全党支部,甚至在一次战斗中,也要边打边整顿,保证党支部的组织健全,使其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抓基层是打基础的工作。因此,政治机关必须要面向连队,扎根基层,要了解战士,关心战士,爱护战士,依靠战士,要充分发挥战士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领导机关不开会,我总是要到连队去,检查支部的工作,看一看战士们在想什么?干什么?连队里的生活怎样?战士们有什么困难?如何启发提高战士的觉悟?时间长了,和战士、基层干部熟悉了,他们很愿意讲心里话。这样,就能了解真实的情况,就能掌握战士的思想脉搏,就能及时发现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发现先进人物和新鲜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常讲,要调查研究。我认为,这就是最切实、最深人的调查研究。这样做,政治机关做出的工作部署,提出的各项要求,才能符合实际,才有针对性,加强政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贺龙同志从红军时期就非常重视基层工作,他经常强调深入基层的重要性。我就是在他的教育下,养成深入基层的作风的。1947年4, 5月间.贺龙同志主持召开了晋绥军区建军会议。当时,我在前线,没有参加。后来参加会议的同志告诉我:“贺总在会议上表扬你了”。我想我有什么值得表扬呢?我看了军区发来的会议文件。贺总在建军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说:“今天到会的旅长、团长、政委、参谋长、主任、部长们,你们谁能讲出一个连队的工作?谁能讲出一个支部的工作?军队组织是很严密的,班、排、连、营……大家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打仗,一起生活,可是,我们连一个连队、一个支部的工作也讲不出来。我们今天的严重性就在这里,不值得我们严重警惕吗?在晋绥军区的高级干部中余秋里同志能讲出来,他这次没有到会,应该向他学习。” 看了贺总的讲话.我想了很多。我深知自己做得很不够,贺总这样讲,无非是教育、督促各级干部更加重视基层工作,经常深人基层。 八是从严治军,赏罚严明。从严治军才能把一支部队培养成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威武之师。治军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赏罚严明。奖励可以使受奖者产生一种荣誉感,激发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从而在部队中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风气;惩罚,也可以使受惩罚者受到教育,对别人也可以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使歪风邪气不能滋长。应该说,奖励和处罚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在三五八旅召开的第一届英模大会上,在经费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我们举行隆重的仪式,奖给特等英雄每人一枚金质奖章,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有力地推动了立功运动的开展。在第一次打榆林的时候,七一五团爆破队炸开了城门,营长未到现场去看.就向上级报告说城门没有炸开。贻误了战机。战后,经旅党委开会研究,撤销了这个营长的职务,并通报全旅教育大家。以后在部队中再也没有发生这类事。从严治军,赏罚严明,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到部队建设.关系到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大问题。 九是要关心群众生活。部队生活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指战员的体质,直接影响战士的情绪和部队的稳定。干部是否关心战士的生活,也是影响官兵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索。 有的同志把关心战士生活看成是后勤部门的任务,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关心战士的生活,不仅是后勤部门的任务,也是各级军政领导干部应尽的责任;不仅是后勤工作,也是生动实际的政治工作,我常说,搞好了群众生活,就等于做好了一半的政治工作。我们说要关心群众生活,不是要求超越一定的物质条件去改善生活。而是要求各级干部从思想感情上把战士看做是自己的阶级兄弟,把为群众谋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千方百计把生活搞好;同战士同甘共苦,情同手足,丝毫不搞特殊。做到了这些,条件再艰苦,战士也毫无怨言,而保持着旺盛的士气。 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战士同廿共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彭总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有几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青化贬伏击战结束以后,地方同志专门给彭总送来几捅炼乳,表示慰问。彭总把炼乳送去一些给伤员,其余都倒进烧开水的锅里,让大家都喝上一口淡香的牛奶。在北上三边。穿越苦水沙漠的行军路上,人人千渴难耐,嘴唇燥裂。彭总见一个小战士因发烧躺在路旁,连忙将留给自己的一点水递了过去,让小战士喝。小战士行走困难,彭总又将他扶上自己的马。自己跟在后面前进。西府战役中,彭总看到一个战士受了伤还坚持带上机枪去赶部队,彭总立即派人给这个战士洗脸、洗脚、包扎伤口,然后又送到医院。我至今还忘不了彭总吃'钱钱饭”的感人事情。1947年8月中旬,沙家店战役之前.我们部队已开始缺粮,上级指示受伤的马可以杀了吃。就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部队向沙家店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我军消灭了敌整编第三十六师。战后,彭总下令部队迅速吃饭,然后到沙家店以北地域集结。当时有一个营支起锅灶却没有一粒粮食,正在发愁。这时,一个战士背着一袋东西过来,气喘吁吁地说:“彭总听说你们没粮食了,派我把这些小米送来”,营长问:“彭总吃什么呢?”战士回答:“彭总会想办法的”。大家喝着香喷喷的小米稀饭,感动得热泪盈眶,消灭敌人、夺取更大胜利的斗志更加旺盛。事后,我们得知。彭总让战士把小米送走后,他请带路的群众想个“填填肚皮的办法”,这个群众只搞到一些粗糠和压得像铜钱一样扁的黑豆,熬成稀粥。彭总指挥战斗两夭两夜,把仅有的一袋小米送给了战士,自己吃的却是这样的“钱钱饭”。 彭总与广大战士同廿共苦的高贵品质,激励了指战员的革命意志,增强了大家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陕北解放战争中、不论战斗多么频繁、激烈,生活多么艰难困苦,广大指战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最后终于打败了强大的敌人。 |
|